奥鹏论文网

标题: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10-10 10:57
标题: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
  可以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和教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改变。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高中这个课业比较繁重的学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认识依旧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旧比价传统,不够新颖,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得整个课堂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并不能确保高中美术鉴赏课应有价值的切实发挥。具体来说,现如今,高中美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即整个课堂都是教师花一段时间来讲课,学生被动的听,这样的课堂上往往呈现的一种局面是,教师讲自己的,学生玩自己的或者是学习其他科目,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甚至将一些美术鉴赏课上成了自由活动课。再加上,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更多的美术教师认为学生课业繁重,学习时间紧张,让学生利用美术课的时间来完成考试科目的学习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对于这种现象并没有严格的管理和制止。
  第二,教师主控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两个极端的显现,即一方面是教师把高中美术鉴赏课上的过于专业,学生听不懂教师讲什么,当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过多的任务,学生本来考试课就需要完成很多的任务,又需要完成美术教师布置的各种任务,当然对于这种高考不会考试的美术课不够重视,甚至产生反感,所以不用说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反而会对美术鉴赏课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第三,过度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一些高中美术鉴赏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改变既有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显得过于夸张,一味地采用游戏、情景、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使得整个课堂成为了多媒体展示课,或者是游戏课,所以,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连之前的教学效果都达不到。
  二、利用高中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代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美術鉴赏课应有价值的切实发挥。基于此,我总结了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不得不承认,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已经诞生了很多新兴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方法在其他阶段、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开展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美术教学课。
  例如,在讲解印象派美术作品的时候,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展示《麦田上的乌鸦》这一美术作品。在教学开始之前,美术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案,并让学生在课前先了解一些有关印象派的知识和著名画家及其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麦田上的乌鸦》这幅作品,并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或者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见解,以便使学生在阐述见解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但是,在讲解其他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课程标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获得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的新时代,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能够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在掌握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精髓和内容的基础上,善于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并能够做到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和自己一起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实现共同成长,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审美能力都能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而由于能力有限,我所做的研究和探索仅仅是根据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理论知识的探索性分析,愿意抛砖引玉,同时,我也会在今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2] 苏海军.“读图”能力培养与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