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肉牛育肥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10-18 09:00
标题:
肉牛育肥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1 育肥期的饲养
过渡期的饲养。肉牛在进入正式育肥前都要进入过渡期,让牛在过渡期完成去势、免疫、驱虫以及由于分群等原因引起的应激反应得以很好的恢复。另外,肉牛在过渡期的饲养目的还包括让其胃肠功能得以调整,因肉牛进入育肥期后,日粮变为育肥牛饲料,并且饲喂方式精料限制饲喂过渡到自由采食,为了使其尽快的适应新的饲料、新的环境以及饲养管理方式,过渡期的饲养非常重要。在这一时期肉牛仍以饲喂青干草为主,饲喂方式为自由采食,同时可限制饲喂一定量的酒糟。依据肉牛的体重和日增重来计算日粮,做好精料的补充工作,精料采食量达到体重的1%~1.2%。
育肥前期。育肥前期为肉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又可称为生长育肥期,这一阶段是肉牛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相对生长的强度。所以此阶段的饲养重点是促进骨骼、肌肉以及内脏的生长,因此日粮中应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此阶段仍以饲喂粗饲料为主,但是要加大精料的饲喂量,让其尽快的适应粗料型日粮。粗料的种类主要为青干草、青贮料和酒糟,其中青干草让其自由采食,酒糟及青贮料则要限制饲喂。精料作为补充料饲喂时,其中的粗蛋白含量约为14~16%,饲喂时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饲喂量为占体重的1.5%~2%,约为日粮的50%~55%。
育肥中期。肉牛在育肥中期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各项内脏器官的发育已经基础完全,内脏和腹腔内开始沉积脂肪。此时的粗饲料主要以饲喂稻草为主,饲喂量为每天每头1~1.5 kg,停喂青贮料和酒糟,同时控制粗饲料的采食量。精料作为补充料,粗蛋白的含量约为12%~14%,让肉牛自由采食,使采食量为体重的2~2.2%,约为日粮的60%~75%。
育肥后期。育肥后期为肉牛的育肥成熟期,此时肉牛主要以脂肪的沉积为主,日增重明显的降低,这一阶段的饲养目的是通过增加肌间的脂肪含量和脂肪密度,来改善牛肉的品质,提高优质高档肉的比例。粗饲料以麦草为主,每天的采食量控制在每头1~3 kg,精饲料中粗蛋白的量为10%,让其自由采食,精料的比例为日粮干物质的70%,每天的饲喂量为体重的1.8%~2%,约为日粮的80%~85%。要注意精料中的能量饲料要以小麦为主,控制玉米的比例,同时还要注意禁止饲喂青绿饲草和维生素A,并在出栏前的2~3个月增加维生素E和维生素D的添加量,以改善肉的色泽,从而提高牛肉的品质。
2 育肥期的管理
对肉牛进行育肥前要对牛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分群要根据肉牛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按照不同的品种、年龄、体重、体质等进行分群,每群以10~15头为宜。在育肥过渡期结束后,或者肉牛生长到12月龄左右时就要完成大群向小群的过渡,在以后的育肥过程中尽量的不再分群、调群,以免产生应激反应,影响生长发育和育肥效果。另外,要注意在分群时宜选择在傍晚进行,分群后要保持牛群安静,并观察牛群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发现无异常现象后即关灯,保持牛舍黑暗,可避免牛群间发生打斗。肉牛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要保证其有充分的运动空间,每天都要保证肉牛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增加体质,促进生长发育,但是不可运动过量,以免影响增重。如果是从外购买架子牛育肥,则要做好隔离观察的工作,对牛群进行编号,并做好驱虫、免疫和去势等工作,才可进入正式的育肥期。
在育肥的过程中要定期的进行称重,一般每两個月称重一次,同时测量体尺,做好记录,以充分了解肉牛的育肥情况,便于及时的调整饲料和饲喂方法,加强成本的核算,提高管理水平,以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做好饲喂工作,饲草饲料的种类不可过于单一,至少要两种以上,以保证肉牛摄入的营养物质全面,因不同的生长育肥阶段对日粮的营养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需求更换饲料,但是要注意在换料时要有7~15天的换料过渡期,让肉牛的胃肠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以免发生换料应激影响肉牛的健康。在换料期间要注意观察肉牛的粪便,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饲喂时要注意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可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同时还要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做好肉牛疾病的预防工作。除了要在隔离期以及过渡期对牛群进行驱虫外,在育肥的过程中也要定期的对肉牛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包括体内及体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在驱虫后要将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源。每天都要对牛体进行刷拭,除了可保持牛体清洁卫生,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做好牛舍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使用消毒剂对牛舍、用具等进行消毒。根据本场的免疫计划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另外,还要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包括肉牛的采食、反刍、休息和排泄,以便及时的发现异常,及时的处理。如果发现牛患病要及时的隔离饲养和治疗,使其尽快的恢复健康。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