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农家乐”民俗旅游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8-24 08:59
标题: “农家乐”民俗旅游
1 “农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分析
  “农家乐”民俗旅游的兴起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现在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在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幸福农村、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等“三农”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持续升温和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的意识增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农家乐”民俗旅游应运而生。大力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主要是依托农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既是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需要,也是大力贯彻“十三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方针的体现。充分利用“农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来最大限度解决“三农”问题,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农家乐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格局,除了提供吃住以外,还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学习、健身等多种活动,以满足不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2 “农家乐”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家乐”民俗旅游总体状况是快速向前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项目建设盲目,旅游产品单一
  我国的“农家乐”大多是农民自发兴办的,他们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经营理念趋同,这造成许多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大同小异。有些“农家乐”为了追求城市化的建筑,而丢掉农村特色,弱化了“农”家味道。大多数“农家乐”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等满足游客物质欲望的阶段,缺乏精神追求,故而导致产品单一,重游率低,很多游客只能玩牌、聊天,娱乐休闲项目较少,很难形成体系化的旅游产业链,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2.2 经营管理不善,无序竞争危害大
  目前,大多数“农家乐”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都采取自家经营、宣传营销、接待游客的形式。因此存在一些“农家乐”经营证照不全、乱定收费价格的现象。甚至有些“农家乐”环境卫生条件差,安全缺乏保障。此外,“农家乐”旅游在很多地方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差别,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农家乐”之间、“农家乐”与饭店之间就会出现不正当的竞争。应当统一管理,使利益双方实现良性竞争、优势互补,正确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2.3 服务水平不高,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谋生,留守在农村的普遍为孤寡老人、妇女儿童,这部分群体对乡村旅游接受度不高,导致“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服务质量不高。而且,由于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的限制,加之卫生基础条件欠缺,农家乐的卫生状况较差,“农家乐”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令人担忧。
  2.4 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农家乐”生活用水、用电不足,所在村交通通达性差。大多數“农家乐”没有对停车场进行合理规划,大部分游客都是依路停靠和随意停放,车辆及行人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农家乐”主管部门存在不统一的现象,缺乏正确的支持引导和管理服务。不利于“农家乐”的规范发展。
  3 “农家乐”民俗旅游发展方向及对策
  “农家乐”民俗旅游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同样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要营造促进“农家乐”民俗旅游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3.1 坚定方向,积极引导
  “农家乐”这种乡村旅游新形式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农业和农家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农家乐”这个乡村旅游品牌应当积极融入到“十三五”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充分利用它来最大限度解决“三农”问题。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家乐”民俗旅游良性规范发展。实行统一领导,联合经营,提高“农家乐”的综合吸引力。各级政府应当制定鼓励“农家乐”发展的政策,同时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得“农家乐”得到可持续发展。
  3.2 科学规划,增强文化内涵
  对“农家乐”编制发展规划,注重各个地方发展“农家乐”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村、古镇、古迹、典故等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着重考虑突出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等特点。突出乡村文化的主题,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提高“农家乐”的精神内涵,增强它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胜地。
  3.3 创立品牌,加强培训
  “农家乐”要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培育农家特色品牌,保持农家的吸引力。邀请专家、学者指导,制定长远规划和开发建设,提高规模与档次,促进农家乐的健康长远发展。“农家乐”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应当开设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管理知识课程,加强业务经营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农家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样,政府在本地的“农家乐”旅游中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考察和审批,并建立动态跟踪管理机制,促进“农家乐”民俗旅游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促销
  首先,加强交通道路建设,提高农家乐区的通达性,保证游客车辆能够安全停放。其次,改善厨房、住房及厕所卫生条件,保证游客吃得安心、住得舒心,发展生态文明农家户。第三,改善通讯不畅、网速较慢的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家乐”的现代化发展。同时,经营者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促销,在网上贴出“农家乐”的简介,方便游客筛选预定;也可利用传统媒介电视、报纸扩大宣传,借助名人效益开展促销,制造广告效应;或是编制宣传手册和地图、举办“农家乐”主题会议论坛,宣讲推销“农家乐”。加强“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促销,能够有效改善“农家乐”的条件,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
  4 结语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民俗旅游业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我国“农家乐”的发展经历了三十余年,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但发展“农家乐”在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农家乐”民俗旅游的市场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
  [2] 赵承华.基于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1(02).
  [3] 殷红梅,徐燕.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1(10).
  [4] 杨阿莉.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旅游学刊,2011(04).
  [5] 白聪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山西建筑,2012(02).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