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3 09:51
标题: 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
一、内蒙古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
  尽管最近几年,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经费、蒙古族文献资源分布现状、采集途径不多等因素限制,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规模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和教育等领域结构的科研需求。地区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1.现代化传媒的应用冲击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和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如电视、智能手机、互联网和计算机等传播工具逐渐融入到少数民族的生活中,特别是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他们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这部分群体在感受现代传媒的便捷和先进的同时,开始追求所谓的时尚生活,逐渐冷落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导致蒙古族很多传统文化都局限于课本当中,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已经濒临失传,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将会面临来自蒙古族群体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影响而不能顺利的开展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窘境,从而影响到蒙古族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群體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经济建设侵蚀着蒙古族独有的文化,
  随着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应用到这些地区,在蒙古族中的一些传统的、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工艺开始衰弱,一些属于本民族的医药逐渐被现代制药所取代,一些独特的民族交通工具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开发自然资源,这就导致了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同质化趋势,这种趋势也反应出现代经济建设进程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替代。面对这些窘境,加强那些记录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们不能阻止一个地区的发展,但是我们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置之不理,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都保留下来,但是将他们制作成文献资源是完全可行的,这个时期蒙古族文献资源就不仅仅只是一张普通的纸张,而是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是对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见证,是对一个民族文明的尊重。
  二、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对策研究
  1.多种途径搜集建设蒙古族文献资源
  首先,强化经费、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在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进程中要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保障,这是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进程中应该最大程度的征求当地蒙古学科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定的馆藏资源特色,此外还要集合蒙古族文献资源出版发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采集文献资源,如强化馆际之间的交换,同时扫描、复印等方式,保证图书馆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数量和质量;其次,强化网络资源开发建设。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提供文献服务,还要要提供资源型服务,为师生群体提供最直接、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就需要我们掌握国内外关于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现状,利用网络文献丰富馆藏资源建设,通过对网上资源进行评估和筛选,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样化、多种形式蒙古族文献资源建。
  2.强化蒙古古籍文献资源的建设
  首先,蒙古古籍文献资源收藏建设原则。在收藏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和兼顾在不同历史时期蒙古族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另一方面要保证在历史上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其次,加强蒙古古籍文献资源征集力度。蒙古族在发展进程中崇尚图文文献和佛经,在历史上很多部族首领都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通过多走访本民族的农牧民群众,搜集蒙古古籍文献资源。
  3.提高蒙古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强化蒙古族文献资源书目建设。蒙古族文献资源书目是否规范、标准、一致,直接影响到蒙古族文献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就需要建设统一的著录标准,实现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检索质量;其次,建设蒙古族文献资源专门的研究部机构和阅览室。通过最近几年我们的走访调查,很多蒙古族文献资源都束之高阁,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图书馆建设的蒙古族文献资源成为摆设和死的资源。在内蒙古地区一些高校仍然有蒙古语言专业和留学生、访问学者,应该积极建立蒙古古籍文献资源研究部门和相应的阅览室,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蒙古族文献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者不可替代的重要文献价值和社会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强化蒙古族文献资源建设,做好蒙古族文献资源保护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孙炜,赵芳.关于我国区域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03)
  [2]钟海珍.略论贵州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J]. 贵州社会科学. 2005(01)
  [3]田会明.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刍议[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6)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