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共享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6 09:50
标题: 共享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一、共享经济的含义和特点
共享经济又被称作协同消费,从狭义上来讲,它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之间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简单地说,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和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持有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权,使用但不拥有,分享代替私有。
“共享经济”的鼻祖罗宾? 蔡斯女士提出的共享经济的公式,对共享经济的特征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共享经济= 产能过剩+ 共享平台+ 人人参与。闲置产能是共享经济的必要条件,共享经济的目标是对闲置产能进行再分配,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闲置产能不仅仅存在于实物产品中,比如自行车、汽车或电钻,同时也存在于无形产品中,比如时间、技能、空间等等。共享平台则提供信息和资源,是共享经济必不可少的支撑。如果不借助于网络平台,精确的需求匹配体制难以实现,更无法形成一定规模。
二、共享经济的理论综述
协同消费是共享经济的一大理论根源(Hamariet al, 2015)。1978 年,协同消费的概念就被提出,Felson&Spaeth(1978) 将其定义为多人在共同参与活动中消费商品或服务的事件,在协同消费中,有两种不同的参与方式,分别适合不同的人:一种是“对等供应者”,他们会出租、分享或者借出财产;另一种是“对等使用者”,他们消费别人提供的共享产品或服务。
Allen & Berg(2014) 提出共享经济的关键逻辑在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以及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哈耶克的知识协调。
三、共享经济的案例分析
1. Airbnb——共享经济鼻祖之一
Airbnb 的故事开始于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2007 年10 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旧金山参加年度工业设计大会,几个月以来,旧金山的酒店客房全部被抢购一空。于是他们灵光一现:虽然我们没钱,但是我们有空间;虽然我们没有床,但是我们有一些床垫。所以,他们就做了一个非常简易的网站,建立了Airbedand Breakfast 公司,大家可以通过网站预定他们空余的房间,结果仅在一周内就赚回了1000 美元。
从Airbnb 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它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从现有平台挖掘新用户。当时Airbnb 最大的竞争对手Craigslist 拥有海量的用户资源,于是Airbnb 推出了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在Airbnb 上发布信息的同时自动将内容发布到相关联的Craigslist 上。这次成功的技术营销为Airbnb 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提高了Airbnb 的知名度。
(2)放弃中低端路线,对房间进行包装。许多Airbnb 的房东上传的是自己拍摄的质量差、不整洁、像素低的照片,他们糟糕的拍摄技术和拙劣的文案,无法表现出房屋本身的优势,让千里之外的人们难以隔着屏幕选到心仪的房子。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优势,给租客和房东提供了直接交易的途径。Airbnb 筹建了专门的移动开发团队,允许房东通过移动设备发布信息和上传照片,用户还可以享受到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服务,从而快速定位附近的客房。
2. 滴滴出行——中国共享出行龙头
本文使用SWOT 分析法从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面临的威胁四个方面来分析滴滴出行:
(1)竞争优势:滴滴出行利用了互联网特点,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出行的效率,优化了乘客打车体验。其次,滴滴出行也改变了传统司机等客方式,通过匹配乘客和司机的需求,减少了司机的空载。
(2)竞争劣势:滴滴出行以“专车”、“顺风车”等方式鼓励私家车参与运营,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其次部分司机忙于抢单不注意行车安全,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3)机会:出行需求是大众的“刚需”,年轻人对出行舒适度和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推广和普及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拓展了其业务范围。
(4)威胁: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的威胁,①行业政策的不稳定性,到目前为止,滴滴出行仅在天津、成都、沈阳等八个城市拿到了网络预约车辆经营牌照,也就是说目前绝大多数城市还不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②出租车司机的集体抵制,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③目前出行平台主要还是靠给予司机和乘客高额补贴的方法来留住用户。
四、共享经济的相关建议
1.建立新型的广泛参与的监管机制。因为共享经济参与主体众多,调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原有单一的由政府监管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应该充分发挥利用企业、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的作用。
2. 完善共享平台的信任体系,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首先,要严格审核共享者的信息,通过进行实名认证和缴纳保证金等方式,给予用户安全的信用保障。其次,共享平台可以与共享者的其他个人账号相关联,提高个人信息的高度透明性。共享平台还应该建立安全与信任部门,积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 董成惠. 共享经济: 理论与现实[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05):4-15.
[2] 小向. 共享经济[J]. 中国就业,2016,(03):17.
[3] 叶寒青. 共享经济: 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兴起[J]. 现代商业,2016,(22):73-74.
[4] 唐伟宸. 共享经济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与案例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4):125-126.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