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皖西北优质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20 10:42
标题: 皖西北优质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优质杂交稻品种是水稻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寿县杂交稻种植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和品质较优的品种[1],重点是国审和省审品种,以及一些与寿县具有同一生态区域的适种优良品种,主要有C两优608、丰两优6号、Y两优5867、Y两优6号、N两优一号、鑫两优318、两优98816、Y两优1928。
  2 种子处理
  杂交稻是母本和父本通过一系列制种技术选育,不可用大堆高温催芽,要掌握正确的催芽方法,避免烧芽[2]。
  在浸种前晒种1~2 d,有利于种子灭菌,增强种子透气性、透水性,提高发芽率。堆放种子时勤翻薄摊,减少谷壳搓破的几率。
  浸种可以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避免发生催芽事故影响农业生产,白天放在清洁的水中,夜间吊起晾露。
  消毒时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 h,再将种子放置在强氯精溶液中消毒,然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催芽。控制温度是催芽的关键,破胸温度不能过高,以≤38 ℃为宜,露白后温度必须降到30 ℃左右。
  3 培育壮苗
  3.1 苗床选择与整理
  选择质地沙性、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和管理方便的地块,1 hm2大田需要苗床525~975 m2,大田与苗床比为10~20∶1[3]。
  对于苗床,可在干燥条件下进行整地做畦,畦长不超过15 m,畦沟宽0.4~0.5 m,畦面宽1.2~1.4 m,并做到“三沟”配套,有利于排水,便于操作。对于苗床,要进行3次以上耕翻,做到泥不沾手、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播种后5 d内不可施肥,以防止肥害烧芽。
  3.2 施用旱育壮秧剂
  旱育壮秧剂是增效、配肥、调酸和消毒为一体的多功能调节剂,不仅促进根系生长,还可以防止秧苗出现徒长,增强吸肥能力。
  3.3 秧苗管理
  出苗期保温保湿,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期,严密覆膜,促进种子迅速扎根立苗;适当炼苗,适温保苗,温度控制在25 ℃左右,降低湿度,促进根系向下生长,使苗高与根的比例为1∶2[4],这个时期是水分最亏缺敏感时期,要适当补水;为了防止徒长,要喷施多效唑;三叶期适当增加通风时间,适当揭开薄膜,并适当控水,直至移栽时全部揭膜;加强病虫害防治,从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可用敌克松防治立枯病、青枯病;从三叶一心期重点防治虫害二化螟和稻瘟病,可用稻瘟宁和杀虫王兑水喷雾;适时追肥,追肥是培育壮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在二叶期前后施用尿素75~105 kg/hm2作断奶肥和撒施早施分蘖肥,还要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兑水喷施;在移栽大田前10 d,可以施1次送稼肥,用尿素45~75 kg/hm2。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药害,可以采用人工拔除杂草,不提倡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在对苗床盖膜前,浇水使苗床充分湿透,然后盖上细土,再盖好四周薄膜,以防大风揭膜。
  4 适时移栽
  杂交稻在移栽前1 d要浇足水,第2天就可起秧栽培,栽培时要做到“浅、稳、正”[5]。“浅”指发根节入土时在2 cm以内,“稳”指不漂秧,“正”指秧苗栽培时不偏斜。杂交稻每穴插1~2株。
  5 水肥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采用全程施肥加穗粒肥的方法。底肥可用农家肥、过磷酸钙、尿素和钾肥等;拔节肥根据苗情施用尿素;穗粒肥可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旱育秧栽培较常规栽培省肥20%左右。在水分管理前期以浅水为主,后期以干湿交替进行,以湿为主直到成熟。
  6 参考文献
  [1] 寇路君.小麦高产栽培理论及其在淮北麦区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58-159.
  [2] 张建梅.孟连县优质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6(1):48-49.
  [3] 董善军.优质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09(13):30-31.
  [4] 张中卫.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8-29.
  [5] 杨兴福.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09-1411.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