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27 09:45
标题: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一、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新一轮改革在各领域持续推进,对企业、对审计行业和审计人员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有利于优化企业组织现有管理模式、实现审计组织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管理的高效运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审计风险的隐蔽性、多样性、普遍性增加了企业内部审计和经营管理的难度。所以,论文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以及防范措施研究为主题,对内部审计及其风险进行深层次研究探索,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审计的关注度,使审计行业得到进一步深化,日趋规范。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一)制度薄弱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是审计监督是否合理进行的有力前提与恒定标准,假设没有合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企业行为约束,那么势必会带来严重后果,此时的审计可靠性会不断降低,加之企业经营方式现已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企业管理层次便会不断增加,此种状况出现,表示企业内部审计难度会不断的增加,随之带来的就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增加。
  (二)业务漏洞
  企业业务范围日渐扩大的过程中,审计业务工作量度也随之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谓是苦难重重。假设企业审计业务不进行拓展,审计业务类型局限性明显。假设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介入,那么后续会计结构系统便会变得更加多变及复杂,随之而来的则是审计工作难度持续增加;企业审计范围扩大,其实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企业财务成本审计扩大,企业运营能力评估工作和经济责任審计工作等都被列入日程之上,企业审计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水平和理论知识,二者务必达到要求,负责审计工作的工作人员若提出错误审计意见,便会滋生诸多审计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三)模式单一
  企业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方面,核心体现即为审计模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的质量控制结构体系,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面较为落后,仍旧沿袭以往审计模式,账项基础占据主导地位,查缺补漏是主要功能。另外要提到的一点是,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中,审计手段相对落后,财务部门计算机发展步伐和网络技术发展步伐远超内部审计部门,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效率持续降低,那么后续企业内部审计成本便会不合理增加,上述内容也是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三、防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A公司是在省委及其它相关部口的领导下,授权省金融办依法承担出资人的职责,由Q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出资组建的第一家总部设在Q省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于2011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A公司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开业,公司总注册资本为十亿元人民币,主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等各类保险业务。
  (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内部审计行业准入门槛。企业内部一般很少有审计专业的现有人才,选拔内部审计人员时,应从与审计直接相关或者密切相关的专业中选择人才,例如,可以从本企业的财务、经济等专业人士中选用,并且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士,引入数据库分析技术、信息技术人员,加强对大数据的前沿理念和技术的学习,加强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的培养。
  (二)合理设置激励机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存在懒散、不专业的现象,也是因为管理者对他们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激励机制不够合理导致。为有效规避内部审计人员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违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管理者应在行为上对内部审计工作表示肯定。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情况下,以披露虚假经济业务的个数、挽回经济损失的金额大小为标准进行考核奖励。合理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前景,内部审计是个比其他工作岗位更容易笼络资源、提高综合技能的岗位,若有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配套,能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往重要的执业方向发展。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第一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系统的控制,严格规范资金收支管理过程,遵守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保管财务印章。第二在采购管理中,完善收货付款流程,加强采购预付款及定金管理。第三在资产管理中,规范验收、保管、领用、清查的过程管理。第四在销售管理中,规范市场调查、信用保证、收款的过程管理。第五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的过程管理。第六在担保管理中,规范调查评估与审批、执行与监督的过程管理。第七在财务报告管理中,规范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报送、分析利用的过程管理等等。国有企业的权利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降低审计风险。
  (四)树立“数据先行”思想,深化审计信息化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普遍采用高效的信息系统,构建内部审计数据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内容成为审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数据分析工作已不再是传统审计的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引领审计信息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审计所面临的原始资料不再只是手工凭证、账簿等,更多的是具有高度概括性、模糊性、关联性的大数据,故审计人员应牢固树立数据先行的思想,坚持以数据为核心,力求将数据分析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相融合,使数据分析工作提前于审计实施,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潜力进一步挖掘,各类市场主体竞相活跃,市场角逐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以及利益集团的逐利性带来各种风险,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使得经济社会中风险无孔不入。
  参考文献:
  [1]韩宇荃.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6.
  [2]陈励.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10):223.
  作者简介:
  曾立军,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