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标题: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28 11:32
标题: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
在高中政治学科教育领域,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开始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开始尝试开发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PPT、微信、微课、音频、视频、白板、各种APP和自媒体等,这些均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范畴。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效政治课堂的影响
1.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就是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政治老师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明确教育自身发展与教育适应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2.信息化资源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信息化资源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政治课堂上,信息(数字)化资源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网络课件等,因其独有的共享性、互动性、智能化、容量大等特点,在拓宽视野、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3.教育信息化,助力提升课堂有效性,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目前,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手段为主,如语言、课本、挂图、板书、模型、演示等。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讲授内容受到时空限制、不能展示三维空间图像、不能模拟实验操作过程、不能重复回放教学内容、单位时间信息容量偏少等,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迫切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笔者一直在思想政治课堂的第一线,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打造高效课堂这一问题。
1.应进一步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技术,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手段,这是很多政治老师都认同的一个观点。但笔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远没有达到提高政治课堂效率、服务学生发展的目的。这实质上是广大政治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问题,是学生观是否科学的反映。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衡量标准也应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时,我做了一个微课“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高考会涉及不同自治权内容的区分与案例判断,但教材只在小字部分做了介绍,配合圖片资料通过微课的形式去介绍自治权,不仅有利于学生尤其文科学生知识的拓展,满足高考的需要,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另外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政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微课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启发、能力的提升这块还不足,我只能通过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弥补,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提高的一个地方。
2.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条件下,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应根据现代信息资源的掌握情况及时转变教学方式,目前,出现了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也应注意这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
3.现代信息技术还应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更深度的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教学演示,即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编写出自己的演示文稿,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四类用途——指导、探索、应用和交流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媒体不应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欢迎光临 奥鹏论文网 (http://www.54o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