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11:0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水资源合理配置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它的存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乃至全球水资源状况非常紧张。然而要想合理的应对这种紧张的局面,就要积极开展资源配置工作,确保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如今,水资源配置已然被存入我们国家的水法当中。由于资源配置工作的开展,目前资源配置概念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它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仍然在不断发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义是“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利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对多种可利用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配置”。
  2 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
  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看,水资源配置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组合到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系统。众所周知,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而不断再生的,因此配置的前提是要认真研究资源循环的过程,比如循环的整个步骤以及对应的要素研究。如今不论是我们国家亦或是国际上对于其配置方面的研究还仅仅局限在径流性资源方面,因此配置行为需要以流域水资源评价为总量约束;以流域水资源规划为操作框架,因此流域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研究是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实践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来看的话,该研究主要指的是机制研究以及合理性测评和时间操控等方面的内容。
  2.1 配置机制研究
  如今,西方国家在研究该配置体系的时候将重点放到资源产权明确以及经济机理是如何作用于配置效率方面。一些专家认为,单纯的市场或是国家机构都无法确保配置合理,只有将经济和制度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确保配置工作顺利开展,才能够保证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合理的资源管理策略以及体制是当前时期应对资源配置问题的主要方法。
  2.2 配置实践研究
  在我们国家,相关管理机构结合我们国家的實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的资源权属管理以及水资源资产权的市场化运作相分离的管理模式,而且已经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积极开展取水许可发证活动。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配置情况可知,其主要是依靠政府力量展开配置工作,不过它的固有问题使得配置的效率并不是很乐观,为了合理解决这一问题,以经济方法为主体的市场配置开始出现在行业之中。
  3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面对的不足之处
  从特定的层面上来看,我们国家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接下来具体阐述。
  3.1 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
  《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除外”。通过上述法律条文可知,我们国家在水资源的拥有以及使用权限方面做了非常清楚的定义,不过对于相关的配置和运作权限等并未具体论述,所以其产权缺少完整性。时至今日,该配置工作仍旧由政府主导,并在实践中有更强化以行政手段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机制建设。
  3.2 激励以及补偿机制的缺失
  所谓的流域,指的是一个有着明确的水力关联的统一单元,其上方的用水会对下方的用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流域的上方较之于下方易于获得水资源,相应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不过,由于下游的经济活动较为集中,其供需矛盾非常明显。假如它们之间有明显的补偿机制存在的话,下流河段拿出一部分经济损失与上游节水潜力供给相交换,上流河段收取下流河段的补偿,用此来开展节水投资活动,必然会给双方都带来利益。不过,因为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缺少这种补偿机制,市场无法很好的发挥配置作用,导致资源得不到高效率的使用。针对相同地区的内部来讲,也存在上述问题。因为水资源属于共有产品,其投资方和受益者之间没有明显联系,假如缺少对应的节水奖励体系的话,就会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公地悲剧”。当今社会,资源非常紧缺,市场也在不断转型,此时虽然已经开展了一些水价改革等工作,不过其效果微乎其微,具体体现在价位不高,节水所需的成本较之于其产出要高很多,同时投入以及产出的效益存有明显的主体异化现象。
  3.3 人民群众未真正参加到配置工作之中
  我们国家目前推行的配置方式主要是依据地区开展的,它的决策属于集权模式的,主要依靠政府制约,不论是何种层次的使用人都处在相对被动的位置之上,缺少表达的权限,更别提参与的权利了。因为该配置工作涉及到很多方的具体权益,所以只有不断完善社会参与体系才能够保证配置工作公正开展。如今不论是我们国家亦或是西方国家的研究人员都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些社会参与模式,比如民主协商模式等。目前已有个别区域做了试点,像是甘肃张掖下辖灌区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由该组织进行资源配置决策。
  4 水资源配置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4.1 符合现代流域水循环过程的认知模式研究
  国内提出了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人工”二元动态水循环模式。该模式研究的视角,是将一元静态水文模式拓展为“实测-分离-耦合-建模-调控”的二元动态水循环模式。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保持了天然水循环与人工侧支水循环之间的全部动态联系,系统解构了人类活动的流域水循环效应,明确表述了当前时期水循环的内在和外在,属于一种原创的认知模式,它体现了水资源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特性。在后续开展资源配置研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该命题为基础开展。
4.2 以流域水循环为基础的配置模式研究
  当前的流域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以及综合功能。当前的配置模式主要包括两点内容。第一是确保过去的配置范围由单一的社会经济用水的配置拓展成在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和流域生态环境系统中展开,因为受到生态用水的影响,社会用水的调配模式应该从过去的以需要定供求发展为为供求定需要,以此来确保经济利益最佳。第二是确保调配对象从传统意义上的径流水资源发展为涵盖有效降水的广义水资源量进行配置,不但要确保在配置的时候考虑到当前的有效降水,还要考虑怎样把无效降水合理转化。在进行生态用水配置工作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不一样的生态目标要对应不一样的用水量。
  4.3 具有统一基础的水资源调控准则研究
  通过无数的实践可知,在区域开展水资源配置工作的时候,必须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因为目前生态效益无法通过经济要素体现出来,使得它和有着明显的货币体现的经济效益之间无法寻求最大和。如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度量生态价值的时候,要以当前的具体状态为前提制定发展目标,比如确保生态不会继续变差,确保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可以被很好的修复。从经济层面来看,水资源调控准则包括两部分內容,在宏观经济层次,由于抑制水资源需求和增加水资源供给都需要付出代价,因此二者间的权衡应以更大范围内的全社会总代价最小为准则。在微观经济层次,由于不同水平上抑制需求和不同水平上增加供给的边际成本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平衡二者的时候要确保边际成本没有明显偏差;在调度管理的时候,要确保利用率最高,具体涵盖两点内容,一是提升有效水在总的降水中占据的分量,比如确保植被需水和降雨的年内配给保持平衡,以此来提升植被利用有效降水的比例;其二是提高单方水量的生态和经济产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S].2002.
  [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S].2002.
  [3]陈家琦,王浩.水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5-49,224-227.
  [4]傅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管理[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5.
  [5]胡鞍钢.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N].中国水利报,2000-11-8.
  [6]甘泓.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
  [7]武清源.天津市城市水资源大系统供水规划和优化调度的协调模型[D].天津:天津大学,1996.
  [8]许新宜,王浩,甘泓,等.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274-276.
  [9]陈基湘,姜学民.试论自然资源分配的公平性[J].资源科学,1998,20(3):40-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3:18 , Processed in 0.467967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