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09: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通过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音乐爱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并营造出轻松开放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徜徉在音乐海洋之中。
  2.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情感
  众所周知,优秀的音乐和美术作品都能传达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分析和理解音乐,感受到音乐作者的情感,并获得心理满足与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组织各种音乐欣赏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这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生通过各种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能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调节学生的内心情感
  人类情感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两面性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性格没有成熟,不能正确的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积极正面的情感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帮助学生快乐的成长,反之,负面消极的情感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问题,学生在面对一些情绪与情感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能及时进行自我恢复和调节,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音乐艺术恰恰可以进行情感上的调节,感受平静、和缓的音乐可以抚平学生内心中的焦虑;感受高亢、激进的音乐能改善学生的消极情绪;感受悠扬、明快的音乐会治愈学生内心的创伤等等,通过音乐能有效的调节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4.表达学生的音乐情感
  当人的情感积蓄到一定状态时,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希望自己的情感可以获得他人的共鸣,语言并不能完全符合情感表达的需要,这时学生会需要一种媒介来传递自己的情感[3],而音乐就是这样的媒介之一,学生通过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了认同,这种体验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从而引发情感上的愉悦,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一种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获得更为广袤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促进音乐教育
  创设音乐情景能迅速让学生进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情感与所处情境有内在联系,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作家当时所处的情境,也可以是音乐中营造出的情境,学生在音乐情境中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进而形成共鸣。
  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传统爱情故事《梁祝》视频,让学生对音乐的含义有所了解,再去播放乐曲,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和了解乐曲中表现的内容,《梁祝》前期音乐的轻快与活泼代表着梁、祝二人在鸟语花香之中纯真美好的爱情,后来低沉、悲壮表现出主人公生离死别所蕴含的痛苦与不舍,最后二人化蝶远去时伴随着空灵、轻盈的音乐,这种情感与音乐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种情感的体验,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学生欣赏《梁祝·草桥结拜》这一段落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段乐曲中,小提琴象征祝英台,表现出其纤细柔和的性格,大提琴象征梁山伯,象征他深沉庄重的特点,这样学生在音乐欣赏时,就会不断想象梁、祝二人在结拜时的场面,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激发兴趣促进音乐教育
  教师通过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一过程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由于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程度不高,因此对生动、形象、充满趣味的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接受,而对枯燥、抽象、理性的内容掌握程度偏低,这也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无论教师的表情、语言、动作,都不能表现的过于严肃,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利用诸如多媒体设备、音响、图画、乐器、故事,甚至表演、笑话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律动是一种能够营造课堂氛围的教学方法,教师播放或演奏一些节奏性强、欢快的曲子,学生进行律动表演,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投入到音乐活动之中,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必过分追求学生律动动作的完美和整齐,只要学生愉快的参与到其中,就已经达成了音乐律动教学的目的。
  3.提高审美促进音乐教育
  在新课标中提到,音乐教育要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主要目标,将音乐抽象而朦胧的特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每个学生自身审美基础、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通过情感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欣赏著名的云南民歌《小桥淌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蕴含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通过作者营造的秀美画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结束语
  综上,情感教育对音乐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应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探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情感教育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以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素芳.淺谈中职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参花,2014(22):140-140.
  [2]蒋丽.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36):51.
  [3]郝忆.中职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浅析[J].北方音乐,2015,35(15):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3:10 , Processed in 0.427021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