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国内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09: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过于宽泛,人才培养缺乏分层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劳动保障学院、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各院校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缺乏对市场人才需求的类型及层次的有效分析。简言之,所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从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就业方向三个层面加以概括,如:在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大部分院校都提到学生应该“具备专业的老年照护、营养、康复、情感慰藉以及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健康管理、老龄产业经营与管理等主要职业能力和从事养老服务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在就业方向方面,则强调“面向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服务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站、老年产业,从事老年服务机构与老年产业企业管理、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普适性及就业方向的模糊性使得国内各高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过于宽泛,希望培养万能型的养老服务人才,并主观设想其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各种为老服务机构。目前在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这一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核心课程五花八门,亟需进一步规范
  规范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规划与指导,各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依托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传统与自身办学优势,形成了各自的课程体系。而这种依靠自身办学优势来设置课程体系的模式,在形成各地人才培养特色的同时,也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规范,尤其是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更是五花八门。高职院校结合办学优势,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当然无可厚非,但作为行业性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却应当使学生掌握相对统一的核心技能。如何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增强系统性、规范性以及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增强相对统一性,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
  二、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要根据养老护理人才现状和未来养老事业发展要求,科学制定分类、分级人才培训方案,形成系统化、职业化培训体系。首先,为养老服务人才设置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务,打通职称晋升渠道。可参照医护人员、教师等职称晋升模式,对养老服务人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拓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体现其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其次,制定分类、分级培训方案。应按照养老服务业务链条环节,制定出分类培训方案,如生活照护培训方案、疾病照护培训方案、心理慰藉培训方案、健康保健培训方案、康复指导培训方案、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培训方案、辅具应用及适配培训方案等;还可以按照养老服务岗位特点,制定出分级培训方案,如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方案、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方案、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方案、高级养老护理员培训方案、养老护理技师培训方案等;以实现培训的专业化、规范化。第三,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加大对在校学生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力度,增加养老护理人才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二)改革养老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改革现有养老模式,将养老分为基本养老和享受养老。基本养老是政府的责任,享受养老由市场化的企业承担,针对不同养老模式采取不同的政策。首先,由政府承担的基本养老模式,主要解决的是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实现老有所养、养老所依。这种养老模式主要由非盈利性组织或公益性组织承担,也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由政府建立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来承担,养老服务人员可纳入事业单位编制,通过工作的稳定性增加职业吸引力。其次,由企业承担的享受型养老模式,主要解决的是老年人保健养老及快乐养老,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这种养老模式主要由盈利性的企业来承担,这些企业面向高收入老年人群体,通过精准的客户定位,规范化的运作,市场化的运营,专业化的服务,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广阔的职业成长空间,实现老年人有尊严的养老、员工有尊严的工作。目前一些外资养老机构在中国做得风生水起就是最有力的例证。第三,加大养老辅具推广应用力度,制定行业技术准入标准,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采取先进的养老技术和辅具,提高养老服务的安全性,维护老年人尊严,切实降低养老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三、结语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正处于形成、完善、发展的阶段,人才需求旺盛而强烈。众多学者、专家,以及养老服务业一下管理者和员工都加入到人才培养的呼吁、探讨、研究中来,形成了良好氛围和人才培养基础。针对中国目前发展阶段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只有强化物质激励,提升社会认同,“让劳动更有价值,劳动更有尊严”,才能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化人才,进而实现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炜.奥地利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之道[N].中国社会报,2015-2-2(7).
  [2]甄炳亮,刘建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N].中国社会报,2014-7-14(2).
  [3]民萱.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3-12-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3:23 , Processed in 0.616335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