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08:5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于智能电网公司的支持,各个电力企业开始致力于制定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并逐渐向智能化智能电网,大智能电网互联等方向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电网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智能电网中应用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下,可以实时监控智能电网,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管理效率,使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保障,由此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已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1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含义
  在智能电网企业中运用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把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行部门与调度管理部门进行合并,在以往的智能电网调度基础之上增加智能电网调度管理部门对于智能电网的监督与控制的职责,利用智能电网资料与智能化技术建设整个智能电网的调控体系,全面监控智能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利于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控制效率,而且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对于智能电网运行的经济与安全性能等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1.2 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首先,改善现代化智能电网運行管理的局面。以往的智能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现代化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为智能电网运行增添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智能电网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水平,减少智能电网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量,适应智能电网设备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智能电网管理实现新改革。其次,能够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智能电网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于智能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与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施的监控工作,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设备能够使管理工作人员准确及时的了解智能电网的运行情况,有利于智能电网管理工作人员形成准确地判断设备或是智能电网的故障的能力,使智能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最后,高效管理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应用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使调度运行管理与设备运行管理两者之间有效融合,减少以往业务操作流程的复杂步骤,使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好智能电网实际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智能电网运行中的问题,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管理效率。
  2 应用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需要满足的要求
  对于电力企业应用的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而言,对资源配置,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以及缩短智能电网管理链条是其主要目的。若想促进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该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高效利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满足智能电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民生产总值得到提高,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要求及需求也随之提高,需要电力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相对规模更大的电力系统,社会对于电力质量提出较高要求,需要电力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同时不能忽略供电质量的管理工作。其次,满足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中技术平台的应用需要,在电力企业中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需要在管理变电站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变电站设备与智能电网调度的管理。最后,智能电网控制与相关数据的计算需要满足智能电网负荷与接入能源的变化。在部分电力企业中需要介入相应的能源支持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网运行,例如光能与风能,但是这些能源的不稳定性较大,电力企业对于以上能源的接入直接影响到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不利于供电平衡,由此需要提高对于智能电网中电压参数,供配电以及智能电网负荷的计算功能的质量要求,而现代的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必须满足以上三点要求。
  3 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建设
  3.1 建立管理标准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调控一体化属于系统工程,对此要建立管理模式以及标准,以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操作性,同时提高智能电网的互换性。在建设电力调控一体化时,要基于灵活的原则,基于绿色电力要求,完善系统架构,确保智能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智能电网系统主要分为主网与配网,若系统中任何环节出了故障,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与影响,因此在建设时,要确保主网系统中设备的性能,基于相关标准。为了能够实现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在线线路选择,配电调控一体化基于GIS系统,建设能够智能升级的SCADA系统,不仅实现了在线设备运行监控,还能够实现调控,提高了电力调控一体化管理效率。
  3.2 建设配网自动化
  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建设电力调度一体化,则需要实现配网自动化,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以及相关思路,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则需要建立配电网络,描述配电设备参数与状态特征等。集成信息系统,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其信息系统建设则需要集成OMS系统、ERP系统、GIS系统,实现中心数据共享。不断扩充ERP系统与OMS系统等,运用信息化技术,为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利用系统设备图与台账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以及故障检修,进而加强了PMI系统与GIS系统的应用,其业务应用集成。总的来说电力调度一体化系统的构建,要运行信息技术,建立集成子系统的系统架构,并且建立功能模块,实现分化管理。
  3.3 优化配网架构
  基于智能电网下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其功能的实现,要不断地完善配网系统架构,确保主网的稳定性,提高配网的可靠性,进而实现分区分层管理,优化配网架构。电力调度系统接线模式的选择,将会影响着用电用户的用电质量,若能够确保接线合理性,则能够避免中分段问题。合理的选择接线模式,则能够不断地提升供电质量,通过增加电源点的方式,则能够使网架结构分段或连接的合理性更强,提高配网运行的效益。
  3.4 接入分布式电源
  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调度一体化,接入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能够促使电力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我国制定的发展清洁能源战略,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时,还需要提高电力生产的环保性以及绿色性,实现节能减排,进而有效保护环境。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的接入,能够实现变电站并网运行与检测等,同时能够实现调控一体化,促进智能电网发展。但是分布式储能的接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对电网系统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较高,而且储能的接入,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率增加,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琦.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8.
  [2] 腾丽荣.浅议智能电网中电力调控一体化的作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84.
  [3] 龚祥.刍议智能电网中电力调控一体化的作用[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6,35(4):62-63.
  [4] 何超.浅析关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1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3:14 , Processed in 0.649726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