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语言程序设计对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0:3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认真研究教材,精选课堂案例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应从钻研教材开始。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有很强的逻辑性的学科,初学者在接触该课程时,经常不知从何学起,抓不住重点,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厌学心理。因此,在讲授前,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认真研究教材,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样,既保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之更快入门。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在教学环节中一定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这样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思维,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讲到输入三个数a,b,c,输出其中最大的数时,可以给学生给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定势。
  1.将三个数中的其中两个数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中较大的再和第三个数比较,来确定其中最大数;
  2.假设其中一个数就是最大的将它记下来,然后用其他两数与其分别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有数比假设的数大,就将这个数记下来,以此来确定其中最大数。
  3.典型的排队思想。第一种思想经常在数学中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用的比较多,这时学生可以依据思想联想到实际学习生活,就比较容易了,那么该如何表示,再结合程序中的语法规则就较容易了。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使所讲内容环环相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针对不同学习阶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手段。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课堂气氛的活跃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我们尝试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多种直观、具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for循环语句时,通过“图形打印”、“九九乘法表”等作为案例,这样设计教学即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又能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去积极思考。
  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有意制造冲突,老师多提问、多问为什么,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答案,自己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补充完善。例如我们想可以从最简单的计算1+2+3+……+10問题开始,然后让学生计算1+1/2+2/3+……+9/10,再让学生计算1-1/2+2/3……-9/10,这样有意的不断制造问题,使学生不断的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化特殊为一般;用比喻的方法降低学生对累加器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用他们曾经学的简单的数学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分析、归纳,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训练。
  有意制造错误程序,或将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出现错误的典型案例拿出来,让学生自己调试发现问题并改正错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程序调试时,很多同学在窗体的load事件中用print来输出结果,最后显示不会结果。原来print是将结果显示在窗体上,而在窗体未加载完成是不会显示的。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事件的先后顺序。这样使学生逐步养成不断思考探求新知识,进行正确分析的习惯。实际编程中,会经常出现没有想到的问题引发的程序错误,要让学生自己找错误所在,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采用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提示和设问的教学方法,练习题的设计应有适当的难易梯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三、精心挑选适当典型的实践实例,完善课堂教学不足
  学生在学习编程时,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一些培养,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一些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实例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完实例后,以通过变化条件或问题形式等,将例题作适当的延伸,够贴近生活、有趣味性,并且要有代表性。
  经过近几年在C语言教学中对以上方面的实践,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程序的分析、调试和查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受用终生。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科学安排课堂实践、强化思维训练等多方面努力,不断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专项课题《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研究》课题批准编号:SZPJ1555]
  参考文献
  [1]李敏杰.程序设计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福建电脑,2015(8):60-61.
  [2]郝惠馨,李秀坤,辛明影.“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9,No.(15):75-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3:59 , Processed in 1.415318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