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10: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阶段,对于高中体育来说,教学时间一般也就只能保证一到两个课时,其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也集中于对于学生身体素养的培养和帮助学生通过运动发泄多余的情绪和精力,从而缓解繁重的课业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在最大限度的塑造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而本文中我将集中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点来谈谈如何做好高中体育的教学工作,从而发挥体育这门学科的作用。
  一、加强教师素养建设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必不可少也是直接沟通和交流的两方。而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最能代表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因为教师是知识的直接输出者,并且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般也会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先从教师本身入手。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因为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很难界定边界的,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方向走,但在内容方面也会涉及其他相关知识,所以也就更加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即使体育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关于各类运动技巧方面更是要做到最大限度的面面俱到,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运动示范,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
  其次,教师还要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虽然每个教师都是经历过严格的考察才能成为教师队伍里的一员,但从人的角度来看,认知、习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他人观念的影响。所以应试教育几十年来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导致教师思维和认知的偏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显露出来且短期内难以改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毅力,重新加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的建设,从而逐渐习惯于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
  二、选择科学的教學模式
  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课课时本身就很少,而需要教授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多,所以如何安排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实现有条不紊的教学节奏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而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依靠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实现的。
  首先,自由式的课堂模式是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最好的一种。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放任学生自由活动的“放羊式”教学,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兴趣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分群体进行体育活动。例如我在教学时发现,体育活动方面通常“男女有别”,大部分男生喜欢运动量较大且偏向于竞技类的体育项目,例如足球、排球等;而大部分女生则喜欢运动量相对较小竞争性没那么强甚至是偏向于游戏类的运动,例如羽毛球、毽子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划分,引导不同喜好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尽情运动,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知识传输的有效性。
  其次,团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身体育运动就属于团体类的活动,而从实际教学来看,高中也是学生上体育最不积极的阶段,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了主科上,所以团体性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通过营造集体氛围给予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方面的影响,进而逐步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三、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理论性学科课堂相比,体育课要轻松、活跃得多。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和谐、融洽,也就更有利于发挥教师本身的影响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甚至是潜移默化的加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好榜样作用。尤其是对于体育运动来说,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运动损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示范和引导作用。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运动热身入手,融入学生群体和他们一起热身,一起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运动知识等的交流和讨论,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持续反作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做好知识榜样,做好知识教学。
  其次,教师要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高中阶段学生心智和思想基本成熟,已经具备了和教师思想上平等交流的条件,所以在知识教学以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体育所营造出的和谐关系为桥梁,对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给予帮助,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思想矛盾,保证学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全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
  总之,以上就是我关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在素质教育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体育教学能够呈现出更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悠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6:34 , Processed in 0.769308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