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曲演唱与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的联系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4: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昆曲用声和中国诗词歌曲演唱一样,也有真假声的状态的不同,主要分以下三种。
  一、真假混合声的机能状态
  (一)真假声相接
  昆曲演唱时,真假声相连的点主要在高音区(旦角的换声点比生净丑角色的换声点低,但都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升F之间),在中低音的演唱上真声为多,到高音区时增加假声的成分;而当高音下行时,声带逐渐按比例增加环甲肌的力量,提高肌肉的张力,从而发声通道变细,音色厚度增加。
  昆曲角色行当中的生角、除老旦以外的旦角和部分丑角的机能状态和此真假声相接的运用是一致的。优秀的演员在使用真假相接声型演唱时,真假声转换的痕迹并不明显,生角内部用嗓所不同的是官生换声点高一些,而巾生换声点低一些。旦角中除了老旦以外,其机能状态和生角的机能状态相仿。
  (二)真假声相融
  昆曲演唱中,真假声相融的机能状态与发假声机能状态不同的是,前者使得声带的张力随音高的上升成比例地增加。虽然发混声时的声带边缘因变薄而不能紧密相贴,但由于声带的存在,使得发出的声音兼具真声和假声的特点,既明亮宽厚有力,又高亢清亮灵巧,给人以脆亮丰满圆润之感。
  昆曲角色行当中末角、净角以及旦角中老旦的发声机能状态和此真假声相融的机能状态是一致的。
  二、真声的演唱方式
  昆曲演唱中使用真声主要是喉部肌肉群发挥作用,利用对抗,增强声带的演唱张力。使用真声演唱时,喉头位置较低且稳定,相对于发假声,声音较粗。从发声机能上讲,运用真声演唱时声带振动频率较低,喉部的受力更大,对声带的损耗也较高。
  田韶东老师曾在其《昆曲演唱艺术研究》一书中指出,真声的运用主要存在于“昆曲旦角的老旦、末角、净角和丑角的部分副丑演员中,但昆曲的角色又都不是完完全全使用真声或者假声。但真声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昆曲演唱,因为真声自然、稳定,写实性强,适合表现年龄、思想都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而且古代的人们的审美也对戏曲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假声的演唱方式
  昆曲演员发假声时喉头位置稍高于发真声,所以声门的闭合紧密程度不如发真声时的情形。
  假声状态的运用主要存在于官生、巾生、除老旦外的旦角演员、部分丑角演員中。官生、巾生尽管有真假声换声点的不同,但总体上还是运用表现高声区的假声居多,喉部的肌肉群发挥主导作用。
  假声具有易变性的特点,比真声在演唱上更多变。小官生和巾生采用假声演唱就会和他们追求理想、事业和爱情的思想意图相吻合。
  下面我们以古诗词歌曲《长相知》为例,来看一下这首作品中的演唱如何将昆曲的这些用嗓技能融入其中。
  第一句“上邪”两字的乐句处于中高声区,曲调上附点音符多,装饰音多,尾句长音的转折多。因此,演唱时要以假声为主。加强装饰音的语气,在附点、切分节奏等处,可适当地借鉴昆曲的润腔来处理。  
  参考文献:
  [1]田韶东.昆曲演唱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吴婷婷.昆曲唱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巧妙运用[J].当代音乐,2016(17).
  (作者简介:吴婷婷,女,艺术硕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3:00 , Processed in 0.697894 second(s), 31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