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校教员教学合作的瓶颈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8:2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引言
  军校教员教学合作向来有着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战争年代互教互助成为军事民主的重要内容,我军新型内部关系也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传统的课程组建设、集体备课、试讲听课、新老教员帮学对子、教学示范观摩等合作形式,都曾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今随着教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学合作反而出现了迟滞和弱化现象,不仅传统合作形式存在着浅表化、形式化、单向化等倾向,新型的合作形式更是难以涌现出来。新形势新条件下,教学合作为什么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制约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制约军校教员教学合作的瓶颈因素
  (一)教员劳动特点制约了教学合作意愿
  一是教员劳动带有个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这也是中外教师的共同特点。二是专业自尊心理引发了渴望帮助与排斥同行的矛盾。三是消极防卫心理引发了知识共享与成果独享的矛盾。教学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资源共享,良好的合作必须是对有关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有价值的分享。但课堂教学是教员的个体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由授课者独自享有,合作者知识产权的分享无法从中得到认可和激励,有的教员因此产生了某种心理设防,不情愿拿出“真货”,缺少实质性的碰撞和交流,难以形成优化的合作成果。四是竞争焦虑心理引发了教学整体效益和教员个人利益的矛盾。
  (二)教员评价体系制约了教学合作动力
  一是教学效果评估的偏差形成了自我导向。二是教员考核体系的偏差分散了教学精力。目前的教员业务考核指标过多,从日常表现到论文数量、质量,再到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形成了不适当的攀比因素,要取得一定的业绩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的中心地位。 三是评价指标设置的偏差弱化了合作要求。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的指标大都是针对被评者个人的,相对缺乏合作性要素。
  (三)教员管理组织制约了教学合作的开展
  除了心理距离的影响,空间距离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教员管理组织的设置形式,客观上造成了教员之间的分隔,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教学合作平台的形成和发展空间。一是组织上的分割造成了教员隔离。二是学科间的壁垒削弱了合作条件。由于教员管理组织的条块分割,客观上形成了学科间的壁垒,教员各忙一摊事、各上一门课,缺乏沟通与合作的物质基础,日常连跨学科听课等基本交流都很少进行,跨课程和跨学科的教学合作就更难以展开了。三是协调上的局限加大了合作难度。由于教员归属不同单位,跨单位合作面临着缺少组织保障的困难,而单位间组织开展的合作,也往往会囿于行政权限而协调不力。特别是在课程整合等涉及面广的改革中,如果有关方面片面强调自身利益,势必会影响整合再造的顺利进行。
  三、破解之道
  (一)转变观念,启发合作自觉
  教学合作的主角是教员。提倡合作理念,启发教员的合作觉悟和觉醒,是重要的行动先导。但转变观念并非易事,因为改变教员所习惯的、传统的独立工作方式难免会遇到阻力,必须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
  一是倡导合作精神,培育合作文化。积极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结合我军教育训练光荣传统教育,大力宣传教学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使教员逐步熟悉和强化合作理念,不断凝聚合作共识。二是学习合作理论,提高合作技能。目前的合作理论以及教师和教学合作理论日趋丰富,应积极运用组织,手段,整理和提供有关资料,组织教员系统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熟悉教学合作的内涵、特征和形式,明确合作内容、类型和运行要求,为合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三是培养合作愿景,激发合作兴趣。教学合作既要有自愿性、情感融洽性,也要有适当的行政引领。
  (二)完善制度,确立合作导向
  一是完善总结性评估。为了减少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估对教学合作的负面影响,可采取增加合作要素指标的方法加以完善,推动合作性竞争的良性发展。二是开展形成性评估。在保证总结性评估的周期需要基础上,应相对减少总结性评估,经常开展形成性评估,视情组织同行或跨学科教员试讲、听课,推动改革探索,检验改革成果,查找发现问题,合作研究改进措施,相互贡献教学资源,为教员提供合作和共享机会,使教员在合作收获中体验到合作乐趣。三是改进教员考核体系。鉴于目前教员综合考核指标过多,影响教学精力和教改落实等情况,应逐步简化考核指标和要求,使之回归合理状态。
  (三)搭建平台,推动合作开展
  一是搭建课内平台。加强课内合作,應采取组织形式和自愿形式,根据人员结构确立合作任课教员,特别要重视发挥宏观管理作用,针对课程融合与整合需要,组织跨单位、跨学科的教学合作。二是搭建问题平台。围绕教学问题的批判性互动,需要教员的合作资本作支撑,只有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能进行互议互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员个体的创造性,注重通过个人的努力形成群体共生的良好局面。三是搭建共享平台。教改方案、经验体会、教学资料和信息及各类影音资料等教学资源,通过一定平台展示出来,对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将是极大的促进。目前,军内校园网在课件、精品课程、优质一堂课等方面都提供了共享资源,教学合作也应利用好网络平台,通过一定栏目将合作成果和个人教学积累呈现出来,让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员都能从中受益。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提倡教学合作并不是要否定教员的个体劳动,重要的是使之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方式,与个体劳动形成良性互补。
  参考文献:
  [1]齐媛,何克抗,刘志波,等.促进知识分享的教师合作机制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59.
  [2]谢玉坤,刘径言.国际视野下的教师合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66-67.
  [3]王双全.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94.
  [4]李王,吴颖,徐润江.军校教员教学效果评估之我见[J].中国军事教育,2013(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14:24 , Processed in 0.481286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