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握“文体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0: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初识文体,把握朗读基调
  一般来说,相同文体的文章其朗读基调也大致相同,不同文体文章的朗读基调会存在差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要基于这种差异,引领学生辨识文体,并依据文体特征确定不同的朗读基调。
  如在教学语文S版《赵州桥》一课时,作为一篇说明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可以从这篇课文的文体特征入手,引领学生把握朗读基调。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学生在朗读这篇课文时采用了陈述性的朗读基调,以尽可能清楚的发音来让别人明白自己想要介绍的事物是什么。这样进行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再如,对于《小熊和小鹿》这类童话体裁的文章,教师把朗读指导的着力点放在把握童话题材的特征上,朗读课文的时候,力求语言要儿童化。如此一来,學生的朗读水平定然会得到极大提升。
  这样,因文体特点而确定朗读基调,有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捕捉关键,确立情感基调
  相同文体的文章,朗读基调一般相同,但是,其情感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关注点”和“关照点”,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直觉感知,定好情感基调,实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如在教学语文S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作为一篇童话故事,除了把握好童话的朗读基调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童话故事中剧情的发展需要,确立好情感基调。课文开头“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就为读者奠定了一种悲伤而又凄凉的基调,还有文本中“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的一双小手基本冻僵了……”无一不流露出悲伤的情感基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会更入味,朗读效果也会更好。
  三、依纲扣本,转换朗读基调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的文体特征比较明显,学生一看就知道;而有的文体特征不够明显,虽然把它划归为某些文体,但是其不同部分的文体特征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此类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文体特征,帮助学生确立不同的朗读基调,以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
  如在教学语文S版《开国大典》一课时,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对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以及参加人员等进行概述,它的文体性质跟通讯报道的性质差不多。因此,在朗读第一段的时候,就不能用喜悦、激动的语气来朗读,而应该像播音员一样用清晰明了的,情感内敛的语气来朗读。这样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有助于他们把握文本简洁、明了、客观、有条理的表达特点。而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主要以叙事性的内容为主,重点描写了参加游行的群众在走过天安门城楼前高呼“新中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热烈场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庆祝新中国诞生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抒情色彩比较浓厚。因此,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饱含激情的,带着激昂的语气来朗读。
  如此一来,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体悟,深化了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的朗读水平向深层次的目标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目标,教师就要站在“文体感”的高度,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朗读基调,进而不夸张、不做作、恰如其分地进行朗读,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朗读水平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10:02 , Processed in 0.678095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