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语写作逻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逻辑方面,用汉语惯性思维写作。由于缺乏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未能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在写作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汉语,于是将汉语储存在大脑中,再用相应的英语对汉语进行翻译,完成作文。这样英语写作的过程就变成了不断翻译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
(2)结构方面,句子结构混乱,无法清晰表意。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法,导致句子结构混乱,无法清晰表意。时常可以见到句子的重叠。所谓的重叠就是学生把几个句子的意思全都整合到一个句子上来,导致整合出的句子结构混乱,无法知晓表达意义。
二、优化提升初中英语写作逻辑与结构的策略
1.以思维导图法优化逻辑性问题
思维导图是用来理解关系的图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作文前,写出作文中需要说出的关键问题,再将关键问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划分出关系层次,这样就能理清作文结构,拿最近比较热门的“萨德”举例: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to North Korea as a pretext for the impact of the deployment of the SA system in South Korea, in fact, in order to pose a threat to China, China strongly condemned this, and to retain the necessary means to resist(美國和韩国以朝鲜对他们造成威胁为借口,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实际是为了对中国形成威胁。中国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保留必要手段进行反抗).
这篇作文是关于国际关系的,学生在完成作文前需要提前确定关键词,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它们的关系,最后完成作文。我们可以看到China(中国)、United States(美国)、South Korea(韩国)、SA(萨德)、pretext(借口)、deployment(威胁)、condemned(谴责)、resist(反抗)是关键词,把它们在草稿纸上写下来,然后再用思维导图画出他们的关系,即China(中国)、United States(美国)、South Korea(韩国)三者就该问题上是对抗关系,SA(萨德)是导火线,pretext(借口)、deployment(威胁)、condemned(谴责)、resist(反抗)是不同国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于是形成作文的核心句子:美国、韩国和中国之间发生矛盾,导火线来自萨德,美国和韩国找到一个借口部署萨德系统,试图对中国进行威胁,中国对此表示谴责和反抗。梳理清楚作文中各项关系就明白了作文时需要写什么、结构是什么、怎么写,最后才能顺利完成写作。
2.以过程研究法优化结构性问题
过程研究法是一个系统的写作指导方法,由写作前、写作时和写作后三个部分组成,重点在写作时。过程研究法要求学生写作前认真读题,读懂题意,在草稿纸上罗列写作框架;在写作时首先搞清楚背景,明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根据草稿上罗列出的写作框架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逻辑性地开始写作;写作后,要求学生重新审题,看所写文章是否符合题意,有无跑题,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单词是否书写正确,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三、结语
总之,逻辑性错误与结构性错误是初中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强调英语词汇的熟练掌握,也要在逻辑与结构方面予以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写多练,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写、喜欢写、善于写,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锻炼、收获乐趣,从而提高初中英语写作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 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刍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5).
[2]陈大光.刍议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