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绵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 17: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洪水内涝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认识的逐渐提高、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现代化城市建设要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大力推广。
  2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一个形象且综合的概念,让城市变得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这是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管理、保护的方法。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解决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以及由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以生态优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让城市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科学的技术手段,改进和优化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达到降低城市雨洪压力、涵养水源、净化雨污水土、改变城市微气候、优化城市景观的目的。
  3 园林景观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在于构建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水生态基础设施对应的就是园林景观格局。园林景观设计和海绵城市建设密不可分,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打造既实用又美观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经济地实现水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大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4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实践及推广
  本文主要从“渗、滞、蓄、净、用、排”6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实践及推广应用。
  4.1 渗
  由于传统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特征,到处都是钢筋水泥,雨水无渗透,都将通过市政管网排出,给市政管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政管网一旦排出不及时,就将导致洪涝灾害。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将自然渗透作为第一位。自然渗透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汇聚到管网等传统城市排水设施中的雨水等。同时,自然渗透可以涵养地下水源,净化水质,改善城市气候条件。自然渗透的方式主要有改变路面、地面的铺装材料,对屋顶进行绿化等。铺设可渗透路面是将路面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等类似材料,使得雨水可以通过路面往下渗透。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可以将园林景区的广场、人行道、景观台、停车场等均铺设为可渗透路面,既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也能达到一定的景观设计,美化园林环境。其次对屋顶的改造。现在的城市高楼林立,园林建设中也必不可少的会有一些建筑物,因此,在考虑自然渗透时,不但要考虑路面,还要考虑到屋顶和屋面。而屋顶和屋面的自然渗透可以通过打造绿色屋顶来完成。绿色植被不但能起到雨水渗透的作用,还能美化环境,让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多了一份生机,绿意盎然,使人心情舒畅。
  4.2 蓄
  如果雨水在短时间内汇聚到一个地方容易形成内涝,因此,在建设“海绵城市”时要进行调蓄和错峰,以防止内涝的形成。而城市园林中各种池塘、溪流是必不可少的景观,这些池塘、溪流就可以作为天然的蓄水池,可以在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人为修建一些蓄水池。
  4.3 滞
  所谓滞就是要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通过延长时间达到缩小空间的作用,避免在短时间内形成过高的雨水径流量。通常使雨水滞留的方式有: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首先,雨水花园是一种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人工挖掘浅凹绿地,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园林浇灌用水。如在园林的低洼区域种植树木或灌木,设置生态草沟,同时,在建设雨水花园时要多种植一些净水能力强的水生植物,做到植被大小、高低搭配合理,同时具有最大限度的滞水净水功能。还要注意不出现局部洼地积水过多的情况,因此,要在花园地势最低处进行导流设计。其次是人工湿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工湿地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建造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在“海绵城市”园林建设中,人工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其工艺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非常适合在“海绵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
  4.4 净
  即对水质的净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雨水的渗、蓄、滞3个过程的进行都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因为土壤、植被、湿地等都可以对水质起到净化的作用。而在蓄的过程中建设净水系统对水质进行净化,从而为下一步水的利用做准备。
  4.5 用
  即对净化后水的利用。水是生命之源,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更是使得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得尤为重要,且节约用水更是时时倡导。而“海绵城市”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对水的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在园林建设中通过土壤渗透、人工湿地、净水系统等净化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园林植被的灌溉、喷泉等园林景观用水、园林建设设施用水、消防用水等。既可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防止内涝的出现,一举多得。
  4.6 排
  对于降雨过多的城市或在降雨过多的季节,水排放就成了重点。为避免内涝等灾害,要将超标的雨水排放掉。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水的排放和水的储存相辅相成、无处不在。渗、蓄、滞即是水的储存,也是水的排放。当然在雨水严重时,“海绵城市”建设不足以排除超标的雨水时,我们也需要采用人工措施将过多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进河流。但是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排放进市政管网的雨水已经大大减少,实现了对市政管网的减负和补充。陕西汉中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自古就有“小江南”的美誉,适宜人类居住。汉中市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可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利用市内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尽量做到低影响开发,构建城市绿色基底,并依托现有的绿地、园林等构建园林城市。
  5 结论
  通过对海绵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解到在海绵城市中合理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不但有效实现自然美观、经济适用,运行管理十分有效。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强化相关建设规划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全社会对海绵城市建设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使城市建设更加成熟,功能更加人性化,发挥更显著的生态功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新洲,芦建国.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营造——马鞍山花果山公园景观规划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0(2):130~133.
  [2] 张绿水,汪建华.浅谈发展我国节约型园林的技术途径及管理对策[J].生态经济,2010(4):139~142.
  [3] 谭静,王军.中式园林景观的意境与现代景观园林融合的探讨[J].中外建筑,2010(11):88~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14:10 , Processed in 0.606699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