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2: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学生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计划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分配很不平衡,由于高考考试中没有这一科目,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强。另外,有的学生在校外接触科技、信息化事物的机会较多,对信息技术课程很感兴趣;有的孩子对信息技术十分陌生,且不愿意接触和学习。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了解本班的学情,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以此来设计贴近全班同学水平的教学计划。在难度的定位上有循序渐进的梯度,在内容的设计上要有趣味性,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计划。
  (二)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水平有差异,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确立多个层次,从低、中、高三个层次来给学生们设定教学任务,让每个层级的学生在有梯度的任务布置中都有所收获,都有学习的成就感。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以布置教学任务的形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这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呈现任务——将教学目标以任务的形式分解成高、中、低层次的任务。
  明确任务——设计任务分解,设法将任务以学生能够接受、明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完成任务——给学生提供参考方法,或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评价——以完成任务的效果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在上课之初,应该就课堂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以期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率、有效果。
  二、课堂上的教育教学
  (一)快乐导入,引导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导入新课,使他们想学、乐于学。上课一开始可以设置有效的问题或有挑战性的游戏,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和求胜心理被激发起来了,自然愿意学习知识。
  例如,在学习指法时,学生普遍反映练习比较枯燥。对此,我在课堂之初给学生们演示了有趣的“青蛙过河”游戏,孩子们被游戏吸引,都想赢。在亲自动手体验过之后发现,只有熟练了指法,才能赢得比赛。因此,学生们乐于练习指法,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会自觉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创设情境,积极学习
  信息技术课首先应该给学生们提供直观的科技震撼感受,让学生们在信息技术的声、光、色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教师在进行Word软件功能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些Word里的插画、图片和音频文件,让学生们在感叹之余,产生学习这项技能的渴望。再如,学习简单的绘画软件功能时,老师可以选择好玩的、趣味性强的PS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到绘画工具的强大功能,也可以引入一些前沿的影视作品特效等,让学生们走进信息化世界。
  (三)布置任务,完成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被普遍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巧妙任务化,在营造的情境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层次任务,任务设定由简到难,逐层递进,通过与同学间的合作互帮,让每一位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启发工作,如在某个操作前提出问题并进行引导,步步深入,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讲授“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这章节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我将总体教学任务设置为三个层次:
  任务目标——用4000元組装一台家庭自用电脑。
  基本任务——明确购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电脑包括哪些部件。列出清单。
  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基础上,了解各种配件有哪些主要品牌,价格如何。列出表格。
  扩展任务——在提高任务基础上,根据品牌的性价比,确定合适的装机方案。
  能够了解电脑主机的主要配件,并且知道自己在配置电脑时的主要诉求,是教学大纲中的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如果学生对电脑市场有所了解,并且对此感兴趣并愿意搜集配件品牌,可以完成提高任务。再延伸拓展一些,个别学生可能会通过同学启发、与教师探讨、上网查找,完成拓展任务。这样,教师鼓励学生从初级任务开始,不断向更高级任务攀登,鼓励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帮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坚韧、探索、思考、求证的精神。
  (四)协作互助,自主学习
  协作互助是让学生在筹备前期课业资料、准备完成课堂任务时,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最后通过思考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建议,但是不能干预学生的思路,更不能直接教学生如何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学会了分工,将一项任务分解成若干小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要参与其中。其次,在搜集资料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讨论、辩论,了解他人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拓展自己的眼界。同时,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学会妥协、学会包容、学会取舍,形成统一的方案和解决办法。这是团队智慧的结晶,也是自主学习的成果。
  (五)鼓励创新,培养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是创新的产物。因为计算机语言是非人类的语言,它在诞生伊始就宣告着人类大脑和社会意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其中当然要感谢创新带给人们的便利和惊喜。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质疑、考证、创新、实践的素养,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得到思维拓展。
  三、课后教师的点拨
  (一)课外拓展,延伸学习
  课堂的内容含量是有限的,而课外的知识面是无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探索未知事物,多扩展课堂之外的信息技术知识。除了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科技馆、参加科技竞赛,或搜集更多的视频、网络信息技术资料与学生们分享,让他们热爱信息技术,热爱学习。
  (二)深入生活,活学活用
  学习任何学科都是为了服务生活,学习信息技术也要能在生活中活学活用。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料来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他学科,让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学全.中学生信息素养养成策略[ J ].快乐阅读,2015(3).
  [2]高爱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J ].
  文理导航(上旬),2014(6).
  [3]魏晓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J ].教师,2015(2).
  [4]郭勇.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8).
  [5]楼秀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J ].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3:00 , Processed in 0.515144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