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程采油技术的应用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8:3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采油技术分类
  原油开采技术依照油田开采深度和选择方法的不同,可以将采油技术划分为依靠地层天然气压进行原油开采的一次采油,和借助注水对底层压力补充进行原油开采的二次采油以及采用微生物发、化学法和热力法等提高采油效率的三次采油等[2]。其中三次采油技术是当前工程采油主要研究的技术,根据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得到具有多样化的化学法,比如复合驱、聚合物驱、碱驱和表面活性剂驱油等,其中复合驱又可以划分成气体和溶剂混相驱等,热力法主要包括燃烧法和蒸汽驱法等。根据油藏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复杂断块油藏、潜山油层才有和低渗透油层采油和稠油热力开采等。
  二、应用现状分析
  1、采油工艺落后
  我国当前使用最多的原油开采工艺为常规性的泵抽技术,随着原油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容易造成藏供液能量出现降低和不足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在抽油的过程中系统出现能量耗损高和漏失量大的问题,致使泵抽的效率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可以借助限量恢复注水的方式对泵效降低的情况起到有效的环节,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在进行原油开采时使用的斜井采抽技术,索然能够借助扶正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斜井对杆和管造成的偏磨影响,但是该过程需要将先进的三维斜井抽油工艺技术软件引进过来,同时还要设置扶正技术所使用的相应配套设施,这容易对原油开采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在进行原油开采时,电潜泵采油排量通常比较大,随着原油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会使机械负荷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泵体由于老化会出现频繁烧坏或者是其他工作不稳定情况的发生。
  2、后期开采难度增加
  设施和套管出现严重腐蚀和结垢增多现象是原油开采到后期需要解决的难题,随着设施使用时间的不断积累和套管因承受压力的改变,会使附着在套管表面的铁锈发生崩裂脱落的现象并在液体中悬浮置留,当含有铁锈的液体被吸入到泵内时,容易使泵发生卡主或者是烧坏的情况。结垢情况的发生不仅和温度的改变有着直接的联系,和泵的结构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液体经过相对狭窄的机械结构断面的时候会发生压力下降的情况,造成造成结构物质的析出,另外流体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平衡被岩石和原油或者是其他液体的混合造成破坏时,也极容易出现结垢的情况。
  3、缺少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信息化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原油的开采同样也不例外,从早期的粗放式开采逐渐向着数字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相对应的智能采油优化分析、远程监控和故障智能化诊断等系统开始在采油领域中广泛的应用。大量先进的智能技术和设施的投入应用,使原油开采设备的使用周期得到明显的增加,降低了巡讲次数,实现了驱油数据和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还能对驱油效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原油开采时的能源消耗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受资金限制和核心技术落后的影响,采油企业通常很少选择应用智能技术,这就使整体的控制效果明显偏低。
  4、三次采油存在不足
  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比如化学驱就表现的极容易对地层的破坏,同时和四周的演示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对原油形成污染;气驱技术受气源的影响以及产生作用的范围有限,在急性气体注入时发生的溶解性问题不容易得到有效的解决;采用热力驱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造成能源消耗比较大,期经济性低,并且还伴有较高的风险性;蒸汽驱油的研发和应用存在着提前突破和超覆等问题。另外,先进的微生物采油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使用效果但是当前我国对此技术的研究比较缓慢,微生物种群的研究还处于落后的水平,所涉及的油井相关数据和指标检测水平较大,还没有达到广泛应用的水平。
  三、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1、物理采油技术
  物理才有法相比化学采油法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较低的应用成本和便捷的操作性等特点[3]。物理采油法的较强适应性主要表现能够应用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中,比如粘土油藏、富水、稠油以及致密岩性油藏等。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侧重在超声波和低频脉冲采油两种方面的研究上,超声采油法的作用原理就是打破油层重力和毛细管之间的平衡状态,最后实现熔蜡、降粘和提高采率的目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油层反应比较快、能量传输稳定和适用范围大等。低频脉冲采油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高压将油井底部的介质击穿并将电脉冲是放在液体内部,采用这种双重方法能够促使容积比较小的通道内产生电爆炸,能够使原油的渗透率和渗流速明显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开采效果。此外,化学采油法还可以喝物理采油法一同使用,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种技术可以称之为复合型采油技术,相比物理和化学采油法的单独使用其效果能够提升10%。
  2、微生物采油的发展
  微生物采油技术最早开始于美国和俄罗斯,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工作原理就是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驱油剂增强原油开采的效率,主要划分为地面法和油层法,依照不同的驱油原理划分为有机酸、生物表面活性剂、甲烷和二氧化碳等驱油方式。采用微生物法能够使原有的粘稠度降低,同时还能够降低油水界面产生的张力及提高油层渗透性。当前我国用于微生物法的本源有好氧腐生菌、产甲烷菌和烃氧化菌等。微生物法虽然在我国还未普及使用,但是其具有的绿色环保、高效和成本低等优点势必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对石油生产技术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综合生产技术的引进,未来的原油开采工艺和整体水平将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黎国芬.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展望[J].科技与企业,2011(11):76-76.
  [2] 吴一凡.浅析工程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84-84.
  [3] 赵丹君.探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8):195-1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5:39 , Processed in 0.658463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