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路域文化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4: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路域文化元素的提取
  涪陵地处重庆东部,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门户”之称。通过对涪陵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提炼涪陵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榨菜、白鹤梁和易经文化作为涪陵段的文化因子。
  (一)涪陵榨菜。涪陵榨菜因产于重庆涪陵而得名。榨菜这一元素,一是涪陵最亮的招牌,容易被识别和记忆;二是关于榨菜的故事,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历史渊源;三是榨菜的背后,可以反映涪陵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增强人文景观的内涵和深度。
  (二)白鹤梁。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水越枯,露越多。白鹤梁石梁上刻有自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被誉为“世界水文奇观”。
  (三)涪陵易文化历史悠久,始于商代或其以前,宋代程颐、朱熹等人将涪陵易学研究和运用推至顶峰。易经文化也是涪陵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选择易于物化的载体进行展示,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和地域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路域文化在景观中的展示
  通过对涪丰石高速沿线地区文化内涵的研究和打造平台的现场调研,涪丰石高速公路文化展示分为“一个主线、三个主题、四个亮点”的思路进行展示打造。
  一个主线,指以“巴文化”为主线。三个主题,指“巴文化主题、鬼文化主题、水文化主题”。四个亮点,指因地制宜在全线合理设置四个观景休闲平台,并以“巴风神韵、榨味十足、淳善之都、天石地柱”命名。
  (一)“巴风神韵”服务区
  1.主题石材雕塑。平台以长江石塑立于该服务区,石材雕塑追求粗犷、神似的外形视觉,以长者、男女为人物参考。“巴风神韵”以行书书写,以阴刻为手段,字体着金黄反光颜色,外涂防雨涂料,体现飘逸神秘之美,契合名称内涵。
  2.主题文化内涵简介。在服务区适当位置放置塑石,在正面刻写“巴风神韵”服务区名字由来及简介;利用石材,做成仿古简易器皿,在器皿表面雕刻关于“巴风神韵”的文字介绍,解释主题的文化内涵,形成记忆点和观景合影点。
  3.植物栽种及造型。展示点栽种榕树,辅以低矮灌木及花草,选择山茶花、金菊等能代表重庆古老巴文化的花草进行分区栽种,以体现重庆地域特色。
  (二)“榨味十足”服务区
  1.主题石材雕塑。在服务区一侧,建造主题石材雕塑,在雕塑观众正对面刻写名称“榨味十足”四个字。石材外观扭曲,具有树状感,以神似榨菜。“榨味十足”以行书书写,以阴刻为手段,字体着绿色反光颜色,外涂防雨涂料,体现绿色生态之美,契合名称内涵。
  2.主题文化内涵简介。在塑石背面,模仿手工做榨菜时的石材工具,在工具表面雕刻关于“涪陵榨菜”渊源、故事的文字介绍,解释主题的文化内涵,形成记忆点和观景合影点。
  3.榨菜制作工艺及营养知识。结合木纹景观廊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涪陵榨菜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4.白鹤梁文化碑刻模型及易经文化展示。在服务区合适位置,微缩复造白鹤梁水下碑石,重点凸显碑石上重要的文字;另外,在适当位置进行易经文化的展示,以体验式、诱导式展示为主,地板均张贴特制的八卦纹理地砖,在适当位置制作通过触摸大致测算运势的简易石雕,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体验心理。
  5.整体环境。展示点外围设立金属安全防护栏,以及普通石凳;展示点栽种榕树,辅以低矮灌木及花草,形成浓郁的涪陵文化氛围。
  涪丰石高速通车之后,其公路景观文化的打造得到了驾乘人员的普遍好评,实践证明,以交通为载体,把区域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以一定方式展现在高速公路沿线,是打造新时期交通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提升道路的品质、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交通部.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美国交通部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灵活性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陈西林,尼瑪卓玛.地域特色文化在公路文化元中的传递机理[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12).
  [4]彭赛恒.保龙高速公路路域文化系统的构建及其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5]李强.提升高速公路的文化传播力——浅析山东省高速公路路域文化传播的不足与对策[J].中国公路,2016(17).
  [6]鲁亚义,高磊,吕喜禄,范达,陆旭东.吉林省高速公路景观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0).
  (作者简介:张勃,男,研究生,重庆交通大学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公路景观与公路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13:06 , Processed in 0.543418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