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1 09: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师应该在授课前确定好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数量
  教师要在授课前对此堂课的目标数量进行归纳概括,并根据教学目标的数量确定授课时间以及知识点的把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会对教学内容感到乏味。
  (二)简单的目标设定
  当前,中小学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接受能力足够强,因此,在授课的准备阶段会收纳进大量知识点,而这类教学方法不仅会使得对教学课堂时间把控不到位,也会在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上大打折扣。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精简化为标准,面向全体的学生,以此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拓展
  大部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以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过于局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完成既定目标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对目标之外的知识点进行尝试性探索,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知能力。
  二、教师需要明确知道学生观察的目的
  在教学中进行观察活动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观察的目的,让学生按教师既定的目标进行仔细观察。例如,当学生观察蜗牛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蜗牛是依靠身体的哪一部分进行移动的,并提出蜗牛为什么能竖直向上爬行、蜗牛如何进食、蜗牛如何呼吸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观察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观察教学过程中的收益。
  三、教师应该熟练运用小学科学的课堂导入法
  (一)直接导人法
  通过将已知的问题作为起始点,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对前段时间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最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从而顺利导人新的课程,并引入新的知识点。
  (二)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
  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没有一个知识点是独立的。教师在课堂上导人新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提问来达到复习的作用,并通过这一步骤,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来,而后以此为突破点顺利导人新课程的教学,这种方法不仅仅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融入课堂,也對旧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问导入法
  教师可以在授课的准备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设定课前的问题,通过设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生活实际导人法
  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对学生容易接触的社会现象进行总结。在导人课堂的过程中,联系学习的既定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通过事物的表象深化到事物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与自主学习能力。
  (五)使用幽默、风趣的导人方法
  在教学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富有情趣的语言或者话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在课程开始前,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师既定的教学情境中,使得原本复杂的知识点与理论能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实验课进行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课的过程,是由现象为出发点的,先通过观察使得学生对事物或仪器有初步的概念,而后再通过动手实验来进一步了解科学课的本质,在认知完成后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些步骤都是实验课进行的关键点。科学学习过程的基础即是观察,只有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热情,才能在科学实验课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指导学生全面详尽地进行观察
  指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观察事物的表象,而应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观察。例如,观察一棵大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观察大树的形态以及外观,包括树干颜色和粗糙程度。在观察形态过后,需要对大树的细节进行观察,比如树干的尺寸、树叶颜色的分布特点,再进一步去品尝果实的味道。教师应该通过全方位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仔细观察、全面观察的良好观察习惯。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的目的性,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观察,将习惯性观察学习模式融入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中。中小学观察教育离不开教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教室在授课前需要制定详尽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指导方案,从而使得学生在小学科学的观察指导课程中全面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江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3:54 , Processed in 0.672291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