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10: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贫困生是指本人及其家庭所筹的资金难以支付在校期间学习的学费和生活费等。贫困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偏远农村地区,在求职过程中除了要面对普通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外,由于自卑、不自信等原因还需要面对更大的压力。
  (1)大学生普遍就业难。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加上之前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就業形势相当严峻,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2)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贫困生基本都是出身于农村或者偏远山区,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在文体活动、语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进入大学之后,在其他同学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的时候,贫困生却忙着做兼职来维持生活,这样就导致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低。而现在单位不再是看成绩的好坏,而是要看综合素质。
  (3)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绝大部分贫困生父母为了支持其上学,家中已经是负债累累,毕业后希望通过就业快速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从而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家庭贫困的现状。所以在就业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发达城市、大型企业,有的就直奔公务员,在工资待遇上就要求收入高、福利高和地位高,这样往往会错过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4)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贫困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都会存在自卑、不自信、不喜欢与人沟通等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就业过程中前怕狼后怕虎,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没有勇敢尝试的勇气,这样往往会与很多机会错过,而且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比较容易形成一种悲观的情绪,对就业失去信心。
  2 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不专业,效果不佳。很多高校都没有专业的全职职业指导师,都是由招生就业处人员、各院(系)辅导员等来兼职本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变化性很大、教学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知识等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指导的效果。因为贫困生本身属于就业弱势群体中的一种,而许多职业指导的老师为了要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忽略了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有的甚至就认为贫困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首先找到工作而不用去管其他的。有些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仅对大三的学生开设,此时学生几乎都忙于找工作实习,几乎没有时间去认真听课,在课堂上也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缺少实践的环节。
  (2)缺乏贫困生就业能力培养。随着国家对贫困生的高度关注,贫困生资助体系已经逐步的完善,目前各高校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资助体系,如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等,通过奖、助、贷、补、减、绿色通道等来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问题,从而可以缓解他们在就业中的经济压力。对贫困生的资助还是偏重于物质方面,对于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却很少有学校去考虑,尤其是对贫困生职业素质、职业潜力、就业劣势的转化等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
  (3)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缺乏。目前,各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生入校后也会进行心理普测,平时也会开展一些列心理方面的活动。在马家爵、杨元元等因贫困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悲惨事件的发生之后,各大院校开始注重贫困生的心理,但是对于贫困生就业心理方面却鲜有学校会去考虑,有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学校也是用辅导员来代替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不能有效协助贫困生更好地解决在选择职业、安置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有的学校由于就业中心人手不足,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也不高,针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更缺乏对贫困生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以致在实践中往往以单一的思想教育替代专业化的就业心理辅导。[2]
 3 加强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措施
  (1)建立专业化职业指导师队伍。职业指导师资团队的是否专业直接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效果。需要构建一支以全职的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为主,就业处人员、心理中心人员、院(系)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的各方面人员参与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师团队。职业指要导老师除了课堂灌输理论之外还要结合贫困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其他形式的职业指导,如分组讨论、沙龙、成长故事报告等,可以成立职业发展社团,举办招聘大赛等一些活动,还可以和一些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得贫困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朋辈互助的友谊。
  (2)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现在已经不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不仅仅是文化成绩,也看重综合素质。要努力帮助贫困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比如在学生会、社团、班干部竞选上,可以多鼓励班级贫困生参与竞选,这样可以提高其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帮助其树立自信;学校可以组织贫困生免费的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一些技能水平等等。
  (3)经济帮扶与心理帮扶相结合。经济帮扶在贫困生就业中还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继续加大和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除了现有的资助体系外,学校还需设立专项就业援助资金,用于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交通费、培训费等,也可以设立贫困生自主创业基金等,避免因经济原因而引发的一些贫困生心理问题。
  对于贫困生务必要把经济助困和心理助困有效结合起来,心理健康与否与是否能成功就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样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的保障。在就业心理辅导方面,一是要配齐专业的就业心理辅导的心理老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帮扶;二是要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座谈会等来了解贫困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三是要培养贫困生心理自我帮助调节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求职的挫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教会他们正确的心理自助的方法。
  (4)建立完善动态贫困生就业信息数据库。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时候,有家庭经济困难生数据库,可以方便学校掌握其动态,及时有效地给予物质帮扶。同样对于贫困生就业数据也要建立一套动态数据库,这样高校在接收到一些企业招聘信息的时候,可以及时将这些信息发布给贫困生,或者通过新媒体工具将一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推送给贫困生,提高贫困生对专项招聘信息接收的效率。相反,有企业来学校招聘時,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招聘要求在贫困生库中搜索符合条件的学生,将学生的一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实现“双向互动,双向选择”,从而提高贫困生就业效率。
  4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加大职业指导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贫困生专业的就业心理帮扶、建立动态贫困生就业信息库等方法,来开展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工作,建立专业的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体系,可以帮助贫困生在毕业之后顺利找到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完成自身的经济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困难。高校贫困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直接影响到学校及社会的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学生资助专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X-b/2016/07);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三五”一般研究课题《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编号2016-135-Y-136)
  参考文献
  [1] 田知君.浅析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J].党史文苑,2011(18):79-80.
  [2] 王国祝.加强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246-2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7:08 , Processed in 0.715732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