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5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劳动素养的内涵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因此劳动素养也就成为劳动教育这门课的目标,深刻理解劳动素养的内涵是有效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础。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同义词是素质。素养一般包括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身心素养、业务素养等等。素养一般包含三个部分,第一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上的特点,第二是事物本来就具有的性质,第三是人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素养是指人在精神发展上达到这样的阶段,这使人不为公共福利而劳动就觉得无法生活,这时劳动使他的生活充满着高尚的道德鼓舞,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2]从这段话可以了解到,劳动教育应该让学生既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又可以充实精神生活。
  劳动素养既包含身心素养,也包括业务素养,一般属于人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一些基本条件范畴。劳动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深刻认识劳动是人类活动基础的劳动美德。
  2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中小学劳动教育包括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内容又涉及技术、家政、职业、农牧业等方面。从劳动分类理论的角度看,中小学劳动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体力劳动,注重中小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养成。
  校内劳动是指在学生在校内生活中所参加的劳动,既包括传统的擦玻璃、扫地、担水等校园卫生清洁劳动,也包括在学校专门开辟的农作物、花草树木种植区域从事的劳作,还包括专门开展的电器维修、勤工俭学、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内容。
  校外劳动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生活中所参加的劳动。校外劳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学生所参加的校外劳动大不相同。校外劳动可以是参加农业生产(如犁地、播种、浇水、锄草、收割等)、工厂劳动及简单的经商活动(如超市、商铺的采购、理货、销售、进销存管理等日常业务)等。
家务劳动是指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所参加的劳动。家务劳动是一个家庭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扫地、拖地、擦玻璃、倒垃圾、洗衣服、整理房间、买菜、做饭等等。
  3 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3.1 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保障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条件,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参与生产实践,接受劳动教育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教育部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开展校内劳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而现实的情况时,基本上所有的城市学校都没有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内容。学生在校内只能从事传统的擦玻璃、扫地、担水等校园卫生清洁劳动,校外劳动基本上是空白。由于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所以家长一般不让学生从事家务劳动。这些条件导致学生能接受的劳动教育非常有限,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势在必行,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保障。
  3.2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要求
  在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充分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素养培养的方法、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明确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的目的。其次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劳动项目,如:学校周围都是农村,可以建设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周围都是商业区,除了建设农业生产的项目外,基地可以增加简单的商业活动项目。
  3.3 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基于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体验劳动过程,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收获。任务教学法是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学生通过学习、讨论、与其他同学合作等形式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学生通过学习、讨论、与其他同学合作等形式完成任务,并且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任务结果。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一个经典的案例,从中获取经验,从而对实践产生影响,一般用于商业领域的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讨论、与其他同学合作等形式完成问题,完成任务的形式既包括实践也包括文字报告等。
  4 总结
  深刻理解劳动素养的内涵,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条件,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参与生产实践,接受劳动教育开辟了良好的途径。基于劳动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深刻认识劳动是人类活动基础的劳动美德,为祖国培养热爱劳动的可塑之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D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 197068.html.[2017-3-07].
  [2]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3:59 , Processed in 0.641450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