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物理学科合作学习过程的设计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0:3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分工明确,注意协调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师讲授“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这一课时。教师按照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在“进行实验”这一环节,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观察任务和填写实验报告。笔者认真看着身边的一个小组的整个实验过程,基本上是由成绩好的两个学生包办完成的,其他学生以看“热闹”为主。这样做。分工不明,一部分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小组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担当特定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不能代替的,这些角色不仅明确了每个学生的任务,而且使他们体验到个人的价值,避免了某些学生在小组实验中无所事事。如果教师事先让小组长给组内的每个学生分工:甲安装实验仪器,乙做实验,丙做数据记录……最后大家再把整个结果进行交流,不但能避免有个别学生以小组为掩护来逃避实验。而且人人都动了手、动了脑。
  二、层次分明,认真分组
  教师分组的方法通常是“图方便”,将座位邻近的几个学生分成一组,这样一来,在一个组中,可能全是优生,或者全是后进生。等到了真正合作时,可能“后进生组”还没有反应过来,“优生组”早已把问题解决了。
  为了形成“合作学习”的有效过程,就必须给学生进行合理编组和建立合作目标的导向。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男女性別均衡、兴趣爱好接近、知识能力综合平衡、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区域定位在邻桌6-8人为一组。我的小组评价指标导向是:①集体荣誉感强,团结守纪。②交流讨论热烈。井然有序。③自主学习能力强、敢于质疑。④交往协作,作业完成好。⑤小组学习成绩及格率高。
  这样能让人人都能在合作中得到锻炼、提高和有所收获,我们就应该实施分层合作教学,在一个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合作时学生之间就能互补。这种分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且对于改善和调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心理气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三、注重效果,不要形式
  一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学内容是“有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本来准备是很充分的,课件做得很好。当教师在多媒体上把电路图展示出来后,便要求学生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在小组内讨论:电路中连接一个滑动变阻器,其作用有哪些?随着教师的一声“开始,时间两分钟”,课堂上马上就活跃起来,教师便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巡视。一会儿,教师便说“时间到”。本来有的学生还在讨论,可教师用教棍不停地敲打课桌,嘴里还在不停地强调“时间到了,安静下来”,于是还有些正在讨论的学生不得不“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来就没有弯下腰去和学生一起讨论(师生互动、合作),而且有些不认真的学生他也没有看到。更主要的是:为什么不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来决定讨论是否结束呢?机械地规定两分钟讨论完成,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了吗?注重讨论效果了吗?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形成教师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如实地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当基本上都完成时,再要求个别没完成的停下来,教师小结、点评。
  四、有选择的进行合作
  有些教学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用讲授的方法可以讲清楚,而有的教师却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讨论,特別是公开课,有的教师认为,如果没有合作这一项的话,很可能会被评为“不成功”的课,其实不一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浪费时间。教师备课时要分析内容的性质、难度,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可用其他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内容,不必一律交由学生讨论,切忌生搬硬套。有合作价值的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复习时学生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知识进行加工、加深理解,由此构建知识体系。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对知识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应注意师生角色的转换,知识的结构体系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学生的潜力很大,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大多能开动脑筋,进发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分类整理,构建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最后达到补缺补漏,综合提高,同时解决了差异问题。
  合作学习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合作学习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它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陸,我们在实施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其实质,真正有效的利用这一教学策略,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本文为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課题名称:高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PJG201718]
  参考文献
  [1]罗伯特·E·斯莱文,王红宇.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六种理论观点[J].外国教育资料,1993(01).
  [2]阮娅丽,郑艾萍.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7:08 , Processed in 0.763099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