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刺葡萄高效优质栽培与农业气象条件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9:3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前言
  刺葡萄属东亚种群葡萄,具有野生性足、生长势强、适应性较强等特点。中方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北纬26°59′~27°29′,东径109°32′~110°31′,属刺葡萄主要原产地之一。据调查,刺葡萄在中方县种植面积达3000hm2,是中方县第一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
  葡萄是一种栽培技术相对复杂的水果。几十年来,中方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大量栽培管理经验,但是,受气象条件影响,葡萄病害、日灼、裂果、大小果、品质不一致等现象时有发生,对葡萄产量、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外现有葡萄产量、品质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美杂交种和欧亚种葡萄品种,对刺葡萄研究少有报道。为此,基于中方县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创建,在不同海拔高度葡萄基地上开展刺葡萄生长发育状况、品质、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大量观测调查,本文总结分析刺葡萄生产有利不利天气条件和關键栽培技术,为刺葡萄生产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2 刺葡萄栽培有利不利农业气象条件
  2.1 刺葡萄物候期
  中方县刺葡萄以紫秋葡萄和桐木甜刺葡萄栽培为主,物候期均随着海拔上升推迟:2014年紫秋刺葡萄展叶始期:海拔200m3月28日、300m3月30日;开花始期:200m4月28日、300m5月2日、600m5月12日,开花期每上升100m推后3~4天;转色期:200m7月17日、300m7月22日、600m7月29日,转色期每上升100m推后2~3天。桐木甜刺葡萄较紫秋刺葡萄相比,展叶期早3~4天,开花期迟2~3天,转色期迟5天左右。
  2.2 刺葡萄不同发育阶段有利不利天气条件
  刺葡萄年生长期可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开花坐果期、浆果生长期、着色营养积累期、成熟采收期、落叶期、休眠期。各阶段主要有利不利天气如下:
  2.2.1 萌芽及新梢生长期:葡萄萌芽后的新梢、幼叶生长,首先是依靠植株体内的贮藏养分,当新叶长到正常叶片1/3大小时,开始有能力进行同化作用制造养分,逐步过渡到依靠当年新生叶片制造养分。葡萄新梢生长期重点培育叶片厚、枝条粗壮节间短、均匀分布的枝组。一般认为日平均气温15~20℃对新梢生长最有利,如2014年,中方县海拔800m的黄岩刺葡萄新梢生长期平均气温14.8℃,且出现了连续10天13℃左右,海拔250m的桐木,新梢生长期平均气温17.2℃,两地比较,海拔250m处新梢节间较长,但叶片厚度相差不大。当萌芽期出现0℃以下霜冻天气时,刺葡萄芽可能被冻坏,如2016年3月10日早晨的霜冻天气,葡萄园最低气温-0.6℃,处于芽开放显绿色的葡萄芽部分被冻坏。该时段强对流天气,容易造成嫩梢和新叶磨损或折断;连阴雨天气引发灰霉病、霜霉病,叶片变薄,新梢徒长,营养不足。
  2.2.2 开花坐果期(5月)。刺葡萄以两性花为主,花期7~10天,温度高则花期越短,低温阴雨天气,则花期延长。同一花序上,一般中部花先开放,尖端及基部的花后开放,1天中葡萄从6时至18时均有开花,以8时至11时开花最多。该时段葡萄管理重点是提高授粉质量,促使果穗分布均匀、密度适当、大小一致。一般认为日均气温20~25℃最适宜葡萄开花,日平均气温低于15℃易引起葡萄受精不良,日最高气温35℃以上温度易造成花粉受损伤。该时段内连阴雨天气造成授粉不良,大小果、僵果,特别是滋生灰霉病、霜霉病,导致生理和病理落果过重。2014年5月8~26日期间仅12日、16日、20日无雨量,霜霉病较重,第二次生理落果在30~40%之间,个别管理不善田块,葡萄落果率达90%,基本失收。
  2.2.3 浆果生长期(6~7月)。据每天一次的葡萄果实大小测量,发现刺葡萄果实大小变化,以5月下旬末到6月上旬最快,以后速度减慢,7月中旬膨大明显变慢,直到8月中旬膨大速度再次提升直到成熟。其中膨大最快的时段平均气温23.4℃;膨大最慢的时段是7下旬后期至8月上旬中旬出现了连续10天35℃以上高温天气,日平均气温28.4℃;果实膨大速度再次提升时段即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25.7℃。一般认为22~28℃,最适宜果实膨大。
  中方县刺葡萄该时段主要不利天气有渍涝、干旱。如2013年6月29日结束渍涝,7月下旬开始出现受旱症状;2014年7月上、中旬2次强降雨过程,导致部分田块黄叶较明显;叶积指数较大,空气湿度大,也是引发霜霉病和黄叶落叶的重要原因之一。
  2.2.4 着色营养积累期(8月至9月上旬)。该时段主要管理目的是增果糖,培育风味好、外观好的优质果实。据每10天一次的葡萄糖分测量,发现,刺葡萄果实含糖分以8月份增长最快,9月上中旬糖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不同海拔高度葡萄糖分比较:2013年高海拔山上糖分较山下略高,2014年,由于温度较低,高海拔葡萄成熟较慢,糖分明显低于低海拔地段,这与葡萄增糖期温度及日照条件有关。
  中方县刺葡萄该时段主要不利天气有三种。一是高温干旱日灼;二是久旱遇雨、强降雨,土壤湿度变化过快引起裂果;三是连阴雨、光照不足,果实酸高、糖低、品质差,诱发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
  2.2.5 成熟采收期。达到成熟标准(糖分含量14%以上)后采收是提高刺葡萄品质的必要措施。中方县刺葡萄一般9月中旬前后成熟。
  3 刺葡萄高效优质栽培关键农业气象措施
3.1 充分利用有利天气、培养健壮树体
  培养健壮树体是高效优质栽培的基础,是科学应对不利天气最有效措施。
  3.1.1 搭建理想树体框架。主要在幼树期即定植后前3 年内的搭建树体。一是栽培密度适中,每667m2栽30株左右;二是做到主干、主蔓、侧蔓粗壮,大小层次分明,第一年保留1个强壮新梢生长作为主干,达一定高度摘心或再摘心培育粗壮主干,主干上保留2 个方向相反的健壮新梢培育成主蔓,看主蔓粗细适时摘心,提高主蔓直径大小。第二年在主蔓上每隔40~50 cm培养一个侧蔓作为延长枝,对侧蔓延长枝短截,培育健壮侧蔓,控制延长枝的生长。注意侧蔓延升方向以有利太阳光线利用为原则,山坡地一般由下向上延升。
  3.1.2 建立合理的结果枝组。南方阴雨天气较多,建立合理稀疏的葡萄结果枝布局,改善通风透气降湿条件,是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注意对果穗的遮阴,可防高温日灼。通过冬剪、春夏季抹芽抹梢、摘心等措施,每1m2结果母枝在11个左右,每个结果枝摘心后叶片数7片叶以上。其中:冬剪需选择在冬眠期操作,抹芽从新梢2~3片叶早开始,摘心花前7天开始。根据天气条件调整作业日期,如2014年由于科季温度高,个别农户2月上旬冬剪出现了严重伤流,影响了树体营养。
  3.1.3 保证树体营养平衡。底肥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每667m2撒施鸡粪施30包,或加2.5kg左右的硼砂。摘果之后立即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提高根系生长,对促进花芽分化、防止大小果有良好的作用;追肥:①萌芽肥。当萌芽期2~3片叶时,看芽施肥,芽弱追少量尿素,一般5~7kg,树势好则不施芽肥;②膨果肥。当浆果黄豆大小时施壮果肥,每667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kg,施肥后发出的新梢可能二次结果,应及时抹除;③转色肥。在果实着色初期进行,以磷、钾肥为主;④叶面肥。可结合喷药,补施硼肥、锌肥、镁肥、钙肥、尿素。
  3.1.4 实行控产栽培。每1m2保留果穗20穗左右,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天气条件适当调整,光照条件好,可适当多留,光照条件差少留,不超过25穗为好。
  3.2 科学应对不利天气
  3.2.1 连阴雨、强降雨。一是做好葡萄园开沟排水,结合清园深开沟(60~80cm),雨季来临前保持排水沟畅通,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二是重点关注开花幼果期连阴雨,雨前雨后各喷施一次对口农药防病,病害发生时还应补防,重点防霜霉病、灰霉病,这是刺葡萄生产的重点关键措施环节之一,三是用0.2%硼砂溶液、0.2%~0.4%硫酸锌,预防大小果现象发生。
  3.2.2 高温干旱。高温干旱造成叶片过早发黄、脱叶、果实萎缩甚至干枯,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也可能出现日灼病。如2013年6月29日雨季结束,7月20日左右开始表现受旱,即连续20天降雨量≤10mm,相当于土壤湿度≤60%,葡萄叶片开始卷叶、发黄,当同时伴有日最高气温≥35℃天气,易出现日灼病。
  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做好生草栽培,如套种三叶草保湿、又可固氮,改良土壤,一般在4月、5月份葡萄园套种三叶草,7月雨季结束后三叶草盖满葡萄园,对减少地南蒸发,减轻干旱影响。二是在葡萄树下进行铺草,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二是灌水抗旱,当出现连续15天以上无降雨时,土壤湿度65%以下时,及时灌水,以浇灌为宜,采收前15~20d停止灌水。
  3.2.3 裂果天气。裂果主要是葡萄果皮连同果肉纵向开裂,从葡萄果实顶部延伸到果梗部裂口, 甚至露出果核、常有果汁流出, 容易滋生腐生性的微生物, 使果实腐烂变质, 发出臭味。刺葡萄裂果不是很重,主要發生在葡萄果实生长后期接近成熟时期。引起葡萄裂果的天气条件主要有久旱遇雨(中雨以上)、连阴雨(连续3天中雨以上)、暴雨。如2013年7~8月连续40多天干旱,8月中下旬受二次台风影响,先后出现了二次中雨过程,葡萄出现裂果;9月3~5日连续3天中雨,累计降雨量79.1mm,葡萄裂果加重,个别农户果园每穗果上有2颗左右裂果;9月24~25日暴雨、大暴雨,挂在树上葡萄裂果加重。
  主要措施:一是果实生长后期土壤湿度65%以下及时灌水,以浇灌为主,防止大水漫灌,避免土壤内水分变化过大;二是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水分失调,减小土壤水分变化;三是增施钾肥、钙肥,提高果皮韧度与厚度;四是葡萄转色后不施氮肥。
  3.3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控病虫害
  刺葡萄病虫害抗病能力较强,但不抗霜霉病,尤以开花坐果期前后易发生、危害大,霜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以阴雨天气多、湿度大易发生。为此,葡萄病虫防控需重点关注霜霉病,部分年份关注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一般开花前、谢花期以霜霉病、灰霉病为主,套袋前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全面喷施;转色期以防白腐病、炭疽病为主。
  [参考文献]
  [1]        石雪晖,王益志.湖南刺葡萄植物学性状及抗病性研究初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2(2):22-24.
  [2]        张晓煜,亢艳莉.酿酒葡萄品质评价及其对气象条件的响应[J].生态学报, 2007 , 27 (2):740-7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18:35 , Processed in 0.527748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