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实例分析
某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共4 层,跨度为7m,正常施工到主体的结构时,就发现一层的钢筋混凝土梁上出现了裂缝,要求鉴定。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梁的裂缝都出现在了梁的两端,是45°的斜裂缝,施工方为了省钱,擅自将三层和四层梁取消,这些荷载全部都传到了一层梁,经过复算,梁的承载力严重不足,属于脆性破坏裂缝,被要求立即进行加固。
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鉴定分析
3.1 判明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
结构性裂缝,根据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脆性破坏,另一种是塑性破坏。脆性破坏的特点是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是结构破坏的征兆,属于这类性质裂缝的有受压构件裂缝(包括中心受压、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的压区)、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裂缝斜截面裂缝、冲切面裂缝,以及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局压裂缝等。脆性破坏裂缝是危险的,应予以足够重视,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和其它安全措施。塑性破坏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人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危险性相对稍小。属于这类破坏的受力构件的裂缝有:受拉构件正截面裂缝,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拉区裂缝等。此种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最大裂缝未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例如某办公用房,四层二跨框架结构,跨度6m,建于1990 年,1998 年6 月出卖给某厂,厂方将此房用于制衣车间,使用不久,部分梁出现裂缝,要求鉴定。通过现场查勘,发现梁的裂缝均出现在梁的两端,为约450 的斜裂缝,且混凝土的质量较差,后经过对部分梁的混凝土取芯试压,最低强度等级约C12,平均强度等级为C15,图纸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二者相差较大,由于荷载增大及混凝土强度低,通过复算,梁处于超筋状态,属脆性破坏裂缝,应予立即加固。
3.2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构件变形的鉴定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鉴定,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性,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单位就必须加强对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构件变形的鉴定。我们都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在长期的使用中会由于不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它的荷载会发生改变,地基也会出现沉陷,从而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发生变形之后不仅会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使用,而且还会对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受力和稳定都产生影响;因为我们都知道较大变形它容易改变房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条件,会不断增大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偏心距,容易会在混凝土结构断面和连接节点中产生新的附加应力,从而会大大降低房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而这不仅容易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开裂,而且还会发生倒塌。
要不断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鉴定,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性,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单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构件变形的鉴定中要针对可疑迹象,然后根据相应的测定要求和目的加以选择,但是要注意必需检测结构的最大挠度和位移;将变形的测量和裂缝测量更好地结合起来,因为结构过度的变形又会产生对应的裂缝,而过大的结构裂缝又会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而房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情况往往可以反映出房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是否正常,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安全鉴定的重要内容;而且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鉴定,还需要看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变形是稳定型的还是发展型的,在一般情况下变形发展比较慢且基本上稳定的就是正常现象,而如果出现变形发展比较快,而且变形速度会突然增大的则是异常的现象,而这就意味着结构可能会发展破坏,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单位就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
3.3 裂缝的部位、长度、宽度、深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出现裂缝,按照其表面特征可分成以下三种:一是表面细小的裂缝,有很小的缝宽,长度浅而短;二是中等裂缝,宽度一般在0.2mm 左右,长度也局限在受拉区,且裂缝已经进入到结构的一定深度;三是贯穿性裂缝,裂缝已经贯穿部分或整个截面。裂缝不但能反映出结构的受力情况,也会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一般情况下,室内结构的细小横向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 的,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如果有纵向的裂缝,那么就表示钢筋已被锈蚀。要注意的是,如果房屋是处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出现裂缝就会直接引发钢筋锈蚀,影响到结构房屋的耐久性,一旦发现,要立即进行处理。当出现裂缝深且长时,就会影响到构件的整体性。如果裂缝浅且比较短,发生在受拉区时,其对构件的危险性比较小。危险性较大的为贯穿性裂缝,贯穿性裂缝容易使钢筋出现锈蚀,应该尽快查明裂缝原因,采取相应的加固修补措施。
结论:
综上可知,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破坏大多是从裂缝开始的,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裂缝都是危险的预兆,要对出现的裂缝进行仔细的分析鉴定,确定可能会造成危险的裂缝。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是一项政策和技术、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技术工作,除了对房屋的裂缝进行分析鉴定外,还要考虑到诸如混凝土碳化、房屋构造等多方面因素,保证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杨海林.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安全鉴定[J]. 安徽建筑,2010,05:155+177.
[2] 高纬. 房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鉴定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202.
[3] 唐小祥. 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技术要点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