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1:5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
  文化意识是文化主体在文化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在的文化环境以及文化精神生活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对文化的自觉认识活动。英语文化意识主要体现为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行为规范、传统风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意识思想。在初中英语课文中,很多内容都蕴含着英语国家的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能够很大程度影响学生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水平。例如,实践教学中常见的母语思维干扰而影响语言习得效果的现象,究其主因,即在于英汉母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实现英语无障碍交流、交际,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意识的了解与理解,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眼界,汲取多元文化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提高人文素养。相反,忽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则无法正确理解英语语言环境下出现的很多现象,产生歧义或是误解,从而出现遣词不当、不得体,语用失误等问题,造成交流受阻,影响语言沟通与合作功能的发挥。具体地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语言文化的理解,理解其中个别的具体文化知识或者文化现象,从而通过学习查阅了解英语知识所存在的背景、起源以及其所代表的宗教或文化深层内涵,进而全面认知现今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其次,能够引导学生学会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将其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不是以有色眼光来区分好坏,从而避免以自己原有的文化道德理念标准评判异国文化,走入异国文化盲目排斥的狭隘主义,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学生避免对异国文化的盲目吹捧、模仿,学会用正确、客观的态度看待文化的异同,在坚持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亦尊重异国的独特文化风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保持适当且得体的谈吐。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路径
  (一)重视英语语言思维的培养
  汉英语言的思维模式与英语语言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汉语注重辩证思维的运用,而英语则更加注重形式逻辑。具体地说,汉语在语句书写表达等方面,主要是以写作者的意念为主体,看似松散,但却意境十足,句子充满蕴意。而英语在语句表达方面则通常以句子的完整度为侧重点,力求句子整体外形句法功能完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从属关系以连词“although”“if”“while”“however”等保持句子结构紧致,确保句子和文章的紧凑严谨。因此,在对初中生进行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鼓乐向其普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英美人的语言习惯,端正学生对母语与第二语言的认知,促其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学生自身,也应不断积累英语文化积累,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对比中西文化,自行摸索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以此通过不断语言实际练习,来带入英语语言思维方式,适应英语的语言风格,最终摆脱“中式英语”的影子。此外,还可鼓励学生善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著作来实现对英语文化的积累,使之能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等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此通过不断学习与对比,以确保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准确地理解对方本意,作出适当回复。
  (二)尝试不同的英语学习途径
  初中生正处于好学好动、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所以创设各种情境,采用模拟交际、角色扮演等形式与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其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例如,在进行主题写作“My holiday”时,可以创设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各国旅游情境,并配以优美富饶的风光美景与特色装饰,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导游”“游客”“商贩”“景点负责人”等角色,介绍当地特色民俗、小吃或风景,模拟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并进行探讨。通过这样的情境演绎,以语言文化为依托,能够使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益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吸收,于潜移默化中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就是语言环境的缺失对教学的重大影响。不仅是英语,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因此,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同时,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地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使之能在匹配的语言环境下感知文化异同,锻炼交流能力。例如,初中生都热衷于讨论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教师便可以“present”为例,为其创设模拟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对比差异:中国人在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有的收礼物时还连声说:“ 哎呀,送礼物干什么?”(Why buy me the present?) “真是不好意思啦。” (I feel embarrassed.)“下不为例。”(Just this time. Do not buy me presents any more.) “让您破费了。”(You must have spent a lot of money on the gift.)但在英语母语国家,这种“客套话”只会令对方震怒,会认为你瞧不起他或不喜欢他送的礼物。他们在收到礼物时,通常都会当着客人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或者“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这礼物真棒!)“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谢谢你送的礼物!)由此帮助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
  (三)加大英语习语的识别学习
  习语集合了语言各类修辞手法,因此在习语学习尤其是识别与理解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具体地说,习语包括了直译法、意译法、折中译法、补译法、同义习语借用法、省略法、还原法等,因此在理解时,要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及文章内涵来有针对性地识别和理解。比如,对于具有明显民族地方色彩的习语,可选用直译法来理解习语的语言性质,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The heel of Achills”可直接理解为“阿基里斯的脚踵”;“A fall in the pit , a gain in your wit”可直接理解为“吃一堑,长一智”;“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可直接理解为“眼不见,心不烦”;“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可直接理解为“事实胜于雄辩”。但对于所表达的含义与现实生活不符,或者是荒唐不合情理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则要区别对待,例如“throw caution to the winds”,习语将此定义为“不顾一切,鲁莽行事”,虽一般情况下将“caution”用作名词,但此处以名词带入理解显然有违常理,这就需要教师日常教学中重视习语识别技巧的传授,尽可能地帮助初中生拓展英语文化视野,以为其日后学段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初中生正处于易受新事物影响的阶段,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各学科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和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必须将教学触角拓展至对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但也要注意因势利导,一方面积极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欧美文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文化鉴别能力,强化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初中生英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利娜.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及对策[ 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5):24-25.
  [2]魏含迪. 关于构建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J ].
  新课程,2016(4):10-10.
  [3]徐娟.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310-311.
  [4]黄丽.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J ]. 科学导报,2016(1):31-32.
  [5]李小明.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理解问题分析[ J ]. 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7-19.
  [6]王彩娥.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学中实现跨文化交际[ J ]. 环球人文地理,2016(20):2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1:56 , Processed in 0.674400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