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课文学习引发学生对整书的阅读期待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8:5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运用多元的方式吸引学生入境;
  1.借用课本插图,用动情的语言吸引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师:同学们,看插图。一个冬日暖暖的阳光下,一串长长的骆驼队,伴着清脆的驼铃声走来了。《冬阳· 童年· 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所写的《城南旧事》中的序言,她用文字向我们描述了童年时期经历的一些难忘的事情。
  2.由电影画面展现学骆驼咀嚼的样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入情入境
  教师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1)请学生看电影《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段。通过视觉的观赏,丰富学生的感受。
  (2)请学生读。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放大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你关注到了骆驼的长相:脸丑,牙长,样子不好,但态度却安静至极。
  你关注到了骆驼咀嚼东西时的状态: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你关注到了看骆驼咀嚼的人,小英子。她居然看呆了。看呆了,会是什么样?
  3.链接《城南旧事》中其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读《城南旧事》的欲望
  师:在作者写的《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像这样看呆的情形还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书页展示:《惠安馆》
  “我跟在妈妈的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 回到家来,我心里还惦念着疯子那副模样儿。她的笑不是很有意思吗?如果我跟她说话—我说:“嘿!”她会怎么样呢?我愣愣地想着,懒得吃晚饭……”
  4.变化文章句式,在分角色朗读中走近主人公
  出示: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訴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师:问驼铃作用的场景。一个事物两个人不同的想法。同桌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
  (变化文字样式,使学生在体验角色之后,更好的感受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出示:
  我:“为什么要一个铃铛?”
  爸爸:“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同桌练习—指名展示朗读
  师:爸爸和我有不同的想法,你同意谁的想法?你有没有关于“铃铛”的新想法?(感受童年英子的纯真。)
  二、细品特定语句,感受对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影响
  1.品读句子,在揣摩言语中品味
  师:在课文中,有一些句子告诉我们主人公小英子的性格形成以及她回忆童年时心情的句子,你能找一找,读一读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学生找、读句子,说自己的想法。
  句子1: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句子2: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句子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句子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2.补充作者资料,丰富对人物的认识
  师:人到中年,寄居在台湾的作者林海音,像童年时代“总是问,总是问”的情形没有了。(出示林海音图片以及介绍)
  师缓缓地朗读: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1918年生于日本,不久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寇侵占。
  1921年,随着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地络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
  1935年在北平担任世界日报做记者。
  1948年,三十岁回到台湾,并开始发表文学创作。作品量非常可观。
  长篇小说:《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三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
  1968年,她和几位朋友合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
  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
  三、出示《城南旧事》整书目录,猜想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整书阅读的期待
  师:回到台湾后,林海音总是想念童年时北京城南的景、北京城南的物、北京城南的人,她默默地想啊想,后来慢慢地写,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
  出示《城南旧事》中的目录。逐条出示目录内容,引发内容猜想,激发阅读全书的愿望。
  开篇:冬阳·童年· 骆驼队
  出示:“惠安馆”(师:“里面住着大人眼中的疯子,可在小英子的眼里居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出示:“我们看海去” (师:我和谁去看海呢?)
  出示:“兰姨娘” (师: 兰姨娘是怎样的人?她和我有什么关系?)
  出示:“驴打滚儿” (师: 是驴在打滚吗?是一种小吃吗?还是其他什么?)
  出示:“爸爸的花儿落了”(师: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长大了的小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师:读一读《城南旧事》吧,里面全都写着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多留个心意,不拘泥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多留意课内选文与课外整书的联系,读了整本书,相信课标中要求学生达到的阅读量不仅能满足,阅读的质也会有一定的保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1:51 , Processed in 0.520166 second(s), 23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