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层教学在体育课的应用策略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8:5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体育分层教学基本理论
  1.体育分层教学的涵义
  体育分层教学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得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技能等的教学方法。它是本着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进行的。
  2.体育分层教学过程
  分层教学应该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以及对教材特点的充分把握。体育基础好的学生,选择有一定难度、技巧性强、利于发展其特长优势的内容;体育基础中等的学生,课程标准提供的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基础差的学生,设计一些易学、易练内容,以调动其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可能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1.教师的错误认识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能对以往旧观念有所转变,在思想和态度上仍把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等同于原来的“差生”概念,做不到一视同仁,分层时带有歧视成分或被学生认为有歧视成分。这就就有可能对学生的心里和情感造成伤害,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将灰心丧气,失去学习信心。另外,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性,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这将造成师生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2.可能导致学生曲解或误解教师的行为
  分层教学一般要做到学生、目标、学习内容、评价都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那么,学生如何感受这种区别对待?研究表明,学生对基于相互差异的区别对待非常敏感,他们不仅非常细腻地感受到这些区别以待,而且会夸大区别对待所存在的程度。在学生看来,分在较高层次的学生,可能暗示着教师对这些学生有较高的期望;而分在较低层次的学生,可能就意味教师对这些学生的不认可或低期望。因此,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力求避免以上学生的不良感受。否则,会导致学生曲解或误解教师的行为。
  3.可能导致教师降低对部分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课采用的是“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造成学生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消。新课程标准虽然要求对学生区别对待,但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还是是始终存在的。然而,在现实体育教学中,区别对待却成为了教师降低对部分学生要求的借口,把初级目标当成某些学生的终极目标。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使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受益。
  三、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1.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平等教学观
  教师应该明白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他们有平等享受学习的权利,这种平等主要体现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这种平等,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在课堂上能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平等待遇,使平等教学落实到实处。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首先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避免在学习中走弯路和遭受不必要的挫折。如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各方面条件都较好而定位较低,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反之则不易达到学习目标而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是关系到他能否在学习中准确定位的关键。基础好的,要让学生了解其继续发展的方向,调动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差的学生要及时肯定成绩,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其每一次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帮助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教师隐性分层
  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采用给学生贴标签的方式,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数,暗做安排即可。较好的做法是提供多层次的练习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又可以很好地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
  分层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实现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的教学要求。但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死搬硬套,应该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应用不同的分层策略,避免分层教学的负面影响,真正做到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毛景焕.班内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教育研究与试验,2000(04).
  [2]陈黎明.浅谈体育差异性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3(03).
  [3]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7:33 , Processed in 0.658734 second(s), 26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