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克思与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08: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原因的比较
马克思认为:“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不仅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会延长,使他们的实际收入减少,而且会使大批工人失业,这样就造成了广大的劳动群众购买力低下。而与此相反的是,生产规模却不断扩大,从而引起经济发展的失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群众有限的购买力,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的爆发。
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人们的心理因素决定的。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根源于三大心理规律: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还有心理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即边际消费递减法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部分少于收入增加的部分。凯恩斯认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心理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即资本的边际效率使得资本家会认为增加投资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收益也会降低,这种心理会使资本家减少投资。而灵活偏好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获得利息,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会限制利息率的下降,从而会限制人们对投资的增加。这样三个心理因素叠加,就会使得投资与消费不足,也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了经济危机。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有效需求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的相对贫穷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而凯恩斯则将有效需求不足看成是由人们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却不去找造成这种心理背后的深层原因。就马克思和凯恩斯对经济危机形成原因的分析来看,马克思着重于从生产过程分析,他把经济危机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凯恩斯却着重从流通过程分析,他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根源。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实质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显得过剩了,而不是相对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言显得过剩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扩大生产,这样“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表现为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工人纷纷失业,从而使供求逐渐平衡。在市场上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同时,工人却因为贫穷支付能力不够而不能满足一般需求。所以说,这种过剩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产品不能满足广大劳动群众实际需求产生的相对过剩。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由消费欲望不高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指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在凯恩斯危机理论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他认为如果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活动一经减少,需求就将减少,而且投资也会减少,这将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而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灵活偏好以及消费预期,又认为消费的增加额少于生产的增加额是不可避免的,是由人类的天性决定的。长期这样下去必将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中得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凯恩斯从流通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表面上看,“有效需求不足”就是商品卖不出去,交易无法完成,导致商品积压,也就是“生产过剩”的原因。但是,马克思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限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显得过剩”。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并没有充分地考察为什么人们的消费欲望不足,只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人类的天性,这就不免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逻辑中去。而马克思却实事求是地考察了生产为什么会过剩,第一次彻底地、深刻地揭示了这是由于资本家过分追求剩余价值,导致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不足,所以商品才会卖不出去,这样就造成了“相对过剩”。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治理危机的方法比较
恩格斯指出:“在危机中,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剧烈爆发的地步”,其道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个基本矛盾产生的基础。所以,马克思指出了要想根除经济危机,就必须废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只要废除了私有制,彻底地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后,经济危机爆发的条件就不复存在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会被彻底地消除。马克思认为如果拒绝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是在资本主义允许的范围内修修补补,就不可能彻底地消除经济危机,而且危机将会愈来愈频繁且愈来愈严重。
凯恩斯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认为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他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他主张通过实施扩大需求的政策来度过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随着投资量的变化,就业量和消费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在经济萧条的时期,私人资本家因为对未来收益的悲观预期是不愿意增加投资的,因此他提出了“支持旨在由社会控制投资量的政策”。也就是通过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缓解有效需求不足,渡过经济危机。
凯恩斯作为资产阶级学者的代表,并没有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他只是想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来渡过经济危机。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主张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凯恩斯只是相对资本主义制度加以修修补补,使之能够继续运行下去。而马克思却设想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以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在实践中,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凯恩斯的方法,实施国家干预主义,从而渡过了危机。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到了二战以后,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凶猛,一次比一次影响恶劣。而反观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3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萧条时期,苏联却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在今天,世界还没有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下走出来,中国却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实现了预期目标。
四、比较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得到的启示
本文粗浅地分析了马克思、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了马克思与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与经济危机的实质之间的差异,又进一步将他们治理危机的措施进行了简单对比。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存在根本上的差异。我们在认识、应对经济危机时,应当以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同时也可以参考借鉴凯恩斯的合理之处。
1.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我们认识经济危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第一次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解释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阐述,经过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被证明是真理性的认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正是这一种基本矛盾使得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危机的基础。当今中国的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改变我们社会主义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从根本上排除了极少数垄断集团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两极对立的情况。虽然,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长期存在,中国在一定范围内也会产生贫富差距拉大、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克服其不利影响。
2.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和参考凯恩斯的合理之处
目前,虽然供大于求是中国市场的基本格局,但是供给虽多,有效供给却不足。我国现阶段的需求不足和经济发展放缓并不单单是因为消费倾向降低的结果,也有经济体制等更深层次的原因。治理中国的经济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可以借鉴凯恩斯治理危机的方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的增长。但是,如果只采用凯恩斯的思路,只会在短期内缓解危机的影响,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因此我们还必须在马克思危机理论指导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生产结构,同时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以增强他们的购买力。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与凯恩斯治理危机的措施,才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4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1.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0,92.
[4]刘润.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5]王志伟.凯恩斯主义与近年来的经济危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报,2013(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7:05 , Processed in 0.643450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