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丰富朗读形式提升朗读质量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8:4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互帮互助的评价朗读
  在朗诵课上,笔者采取了学生互评、小组竞赛等评价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朗读热情。
  1. 两人互评
  两人互评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每个学生一张朗读评价表,对同学的朗读做出评价。总分为3分,读错字词,或者朗读不流利就酌情扣分,能在朗诵时表现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的就予以加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信心,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 小组竞赛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每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评选出一位负责人,负责本组成员的朗读组织工作和算分工作。每个小组成员都担任评委,每人一张评分卡。朗读完成以后,小组成员出示打分卡,得分最高的学生为冠军,教师为他颁发奖章。这种朗读形式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朗读信心和热情。
  二、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读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笔者在朗读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具体的音乐环境,对于那些感情表达丰富的语段,引导学生听着音乐反复朗读,在音乐的熏陶中仔细品味节奏的变化和句子的语调,这样学生才能在朗读中身临其境,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例如,教学《雨点》一文时,首先要抓住雨点落进不同地方,如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所发生的不同的变化和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韵律特点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对朗诵的韵律和节奏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采用同桌对读、男女对读、小组齐读等不同的朗诵方式,让学生配乐反复朗诵,深化诗文表达的感情体验,体会雨点在不同地方感受到的不同的快乐,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诵兴趣。
  三、寓读于乐的分角色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每一篇课文,就是把那些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通过思维的活动转换成故事情节或者美丽的景物,塑造出丰富的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还能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狼和小羊》一文中共有两个角色,分别是狼和小羊。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为分角色朗读做好铺垫,分析、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是狡猾、骄横和蛮不讲理的个性,小羊是温和、善良、楚楚可怜的个性;第二步就是回到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他们应有的语调和语气,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本质上读出了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做到了神情合一。
  四、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
  在朗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文字符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悟文章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例如,对于《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的“有的蝴蝶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这句话,笔者是这样引导的:“这个蝴蝶谷到处都是这样金灿灿的黄蝴蝶,几千只,几万只,几十万只,它们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像一片片黄云朵,把天都遮住了。孩子们,睁开眼睛,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把他们带入文本,使他们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来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渐进佳境,思维得到发展。
  又如,教学《我叫“神舟号”》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思维的:
  师:嫦娥姐姐生活在古代。那时候的人们,看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飞鸟,十分羡慕,常常想,如果我们人类也能像小鸟一样飞上天,那该多好啊!现在,她看到飞船弟弟居然能上太空来了,别提有多高兴了。小朋友们,如果你们现在是嫦娥姐姐,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
  生1:嫦娥姐姐肯定会想,我要跟飞船弟弟回家看看。
  生2:她会看到我们美丽的校园。
  生4:她会看到一棵棵荔枝树。
  生5:她会看到小朋友在做游戏。
  ......
  笔者趁机让学生带着如此多的美丽想象进入课文的朗诵环节,深刻理解课文中嫦娥姐姐的形象。
  五、生动鲜明的比较朗诵
  运用比较的方式朗诵,能使学生加深对文中表现力丰富的文句的理解。例如,《猴子种果树》一课中,猴子种下桃树时,乌鸦说:“你怎么种桃树呀,有句谚语说:‘杏四桃三’,桃子要三年才能成熟,你能等得及吗?”每个学生读这句话都有不同的感受,于是笔者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选出一个学生演猴子,其他学生演乌鸦:
  师:你准备怎么和猴子说这句话?
  一名学生读的时候语气很焦急。
  师:你可能是猴子的好朋友吧,这么替她着急。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一名学生读得很缓慢,不紧不慢。
  师:你为什么不着急呢?
  学:可能乌鸦和猴子平时关系一般吧。
  另一学生读得阴阳怪气,冷嘲热讽,满脸不屑。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他说:乌鸦平时一定看不起猴子丢三落四,做事又没有毅力,所以不相信他种果树。
  因为课文对乌鸦说的话没有加上形容词,学生对同一句话读出了好几种语气,体会各不相同。在这样的比较朗读中,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达意之准确的妙处。
  笔者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从古诗入手,紧扣语言文字:“一针针,一线线”“夜深了”“还在”等词,让学生渐渐理解母亲的辛苦。再借助探讨深究、细读推论、听中感悟、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母亲的伟大。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对教材的线性梳理变成了立体式的整体架构,在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中,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保证了课堂实效。
  在语文课堂中,对于那些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的作品,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朗读、吟诵、背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积累名言佳句,体会艺术的魅力,感悟语言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0:20 , Processed in 0.670851 second(s), 24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