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情感为引导的初中古诗教学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9: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情感引导的定义
  情感引导指的是基于情感特色而实施的、富有启发功能的教学方法,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和人之间实现交流的目标,要依赖于足够的交流双方互动,其中要同时涉及到交往对象、交往情境、交往方法等多个要素。若是交流双方均能处在良好稳定的情感状态里,那么便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衍化出“情境同一性”,并进一步让交流效果保持在最佳状态。而如果将情感引导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那么便会让教学过程呈现出足够的情感色彩,保证学生视学习为享受,这也正符合古代俗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具体到古诗教学,就是教师一方面需要使学生了解到作品的字词句含义,也要让学生明白字词句所包蕴的内涵、诗人所处的时代与历史背景等。而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所处的环境同诗人有千年万里之隔,单凭生硬地讲解是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如果要深入作者内心,体悟作者情感,难度极大。为此,教师需要把“情境同一性”的功能发挥出来,强调情感引导的巨大教学潜能,让学生作出思维模式的调整,以更适应古诗这种文体的艺术特色,并形成积极的情感共鸣。
  二、情感引导的方法
  针对古诗的情感引导,方法很多,其最常用者为下述三种。
  (一)以音乐入意境
  音乐是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其功能表现也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所达成的功能包括两类,其一是带动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课堂。传统的课堂学习都是枯燥的,而美妙的音乐则可以使学生从枯燥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灵净化的效果,让其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节奏体悟文句之情。其二是起到调节课堂氛围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情境”这个词被广泛提及,我们所说的教学情境,意为给出和课题、知识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让学生得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将这种感受持续下去,从而满足吸收知识的要求,而音乐则恰恰可以辅助达成此一目标,借助音乐,可以帮助课堂构建成为格调特色明显的阵地,使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而其对于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效果的具体促进方式则有两种。其一,在正式授课之前,即给学生提供一首音乐,用于新课导入,比如在接触到《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时候,其主题思想在于作者书写旅途所见所闻,并带动乡关之思。出于配合诗境的考虑,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首《阳关三叠》的古典音乐片段,在舒缓而悠美的音乐里面,学生均为旋律所吸引,音乐播放完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听后的感想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新课之中,音乐无疑发挥了“先入为主”的引导功能。其二,在新课开始以后,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的办法,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印象,比如在接触到《使至塞上》一诗时,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写的景象极为壮观,在讲述环节完成之后,再辅之以《胡笳十八拍》一类的古琴曲,那么定会产生更加身临其境的印象。总之,音乐具有非常突出的教育价值,如能在课堂的恰当时机出现,会对情感引导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二)以图画展形象
  和音乐表现有所区别的是,图画的直观效果突出,其劣势正在于此:不利于学生想象思维拓展,所以课堂引导环节是不适宜采用的,其引导应当发生在新知识传达以后。当此时,图画可以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巩固。比如在接触到《归园田居》一诗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举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几句,分明以文字的方式绘制出了美丽的田园图景,若是利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学习效果有限,而在讲解完诗句以后,先使学生对本诗所描述的场景加以说明,再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一组和诗句中景象相接近的图像,那么将有助于学生用感官思维弥补生硬想像的不足,帮助其建立自信心,促进其能力的均衡发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画的形式直接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像在接触到《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时候,把诗里面提到的“干戈”“山河”“汗青”等词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板书该诗并预留出相应的空格,让大家共同完成以图片入诗句的猜谜填空活动。这样的活动如果顺利进行下去,将会提升学生理解古诗关键词的能力,并使其从关键词出发主动揣摩诗意,积极性将进一步提升。
  (三)以诵读悟诗情
  孔子说“诗言志”,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诗歌通常可以用于表现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正所谓“诗如其人”,作者的性格与生活阅历会对其创作作品产生重要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借助诵读的方式,透过表面文字,深挖背后的丰富情感,可谓是情感引导的一大手笔,更是传统诗歌教学方法的精髓,值得继承和发扬。古代诗人的人格特质与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有些青年得志,有些老骥伏枥,有些生性恬淡,有些个性婉曲,有些醉心田园,有些出塞边关……于是诗歌里面也就流露出各自不同的情感,对这些加以诵读感悟,也便可以从中体会到世间百态与人世浮沉。比如在诵读到曹孟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句子时,便很容易为其吞吐日月、包纳沧海的宏伟景象所打动,能够了解到诗人的宽阔襟怀、不凡气魄;而在读到《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秋意阑珊的景色,则会让马致远心中羁旅人的凄凉情怀和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此外,诵读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创作的《过故人庄》,分明可以发现其对农家生活所产生的深挚热爱;诵读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创作的《饮酒》诗,那种皈依田园、宁静致远之意则跃然于纸上唇间;诵读天才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和朋友间的友谊同,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心理、牵肠挂肚味道,又怎能不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如此种种,都可谓是情感引导的真实写照。
  总结:
  初中生借助古诗的学习过程,得以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巨大魅力,并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中一项重难点区域。而在此过程中,借助情感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为学生积极营造一种古典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音乐、图画的联想,诗人情感的体会等方式中享受古诗、享受学习,从而更有效融入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世界里面去。
  参考文献:
  [1]陈学远.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2]陈笑梅.古诗教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3]郑宏岚.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
  [4]李永芳.古诗欣赏教学三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5,05.
  [5]刘海平.借鉴古诗写景技巧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5,(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0:15 , Processed in 0.499266 second(s), 24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