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区灌溉技术与渠道规划建设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9: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山区灌溉技术
  1.1 蓄积天然雨水
  这一技术在山区农业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将雨水存储下来,使其作为农田灌溉的来源,其最大的功能是将有害水转型为能够创造一定经济利润的实用水,对于山区来说这是非常可行的灌溉技术。为了使该技术在山区农业中得以顺利推广,杨荣慧等人建设了一套汇集聚水、储水和浇灌功能为一体的节水滴灌设施,具体涵盖了聚雨场、储水池与节水包三部分。从聚雨至浇灌的一系列环节中,不需要外界力量的辅助,这主要是因为坡地现存的高度差能形成一定的水压力,其能够自行将水运输至灌溉区,继而被整合进节水包内。这一灌溉技术在山区农业中的应用,可节省人力资源、水电消耗量,同时增加作物产量。
  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在降雨结束以后,聚雨场将地面存在的雨水采集存储,一方面降低雨水对地面侵蚀程度另一方面达到采集水资源的目标。农田浇灌人员参照不同农作物在旱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利用节水包以点滴或微细流等多样化形式将水源注入到植物茎部,此时作物直接吸收水分。节水包滴头为纤细的塑料软管,滴头可以穿插进土壤深部实现滴水作业,此时部分水量直接被运输进植物根系集聚层面上,维护了地表土壤结构的完整性,被浇灌的水源无蒸发、无渗漏现象出现,水分利用率高达95%。这一灌溉技术在现代山区农业中的应用,优势在于大幅度地降低了水土流失量,满足了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同时对自然环境发挥优化的作用,协助农民降低灌溉成本。但是该灌溉技术的劣势在于在降水量极为匮乏的地区表现出不适性。
  1.2 渠道防渗输水
  渠道防渗技术的研制,其作用在于强化农田渠床抵御冲击能力与安稳性,有效地处理了因渗漏现象的存在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问题。渠道防渗方式是多样化的,最简易的有土料压实法与三合土护面。砖石衬砌、混凝土衬砌、沥青护面防渗方法也有一定的应用频率,与土料压实法和三合土护面法相比较,上述三类方法在山区作物灌溉进程中的应用,在节约水资源用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其耗费的人力资源成本是巨大的。此外,塑料薄膜防渗技术的应用,工程强度较低,体现出经济与实用等特征,但是在维持渠床坚实度环节上力不从心。所以为了使山区作物成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水分,在选用渠道防渗输水这一灌溉技术之时,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地将渠道防渗技术应用于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形复杂化的旱区,在节水与用水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尽管如此也应该慎重选择,因为衬砌技术的应用所投资金数额大,维护工作难度大。
  2 山区渠道建设顺序
  2.1 勘测
  勘测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渠道初步走势被规划基础上的。通常在地图上标记渠道走势之时,参照地貌特征最好多布设几条线路,最少设置1~2条线路。1/2000~1/5000这一范畴通常被设立为规划初设渠线时的比降。勘测中对渠道初设线路进行对照的同时,对其周围的地形、土质、水文条件有一个全面性了解是极为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规划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建设方案。
  2.2 定线
  通常应用1/1000~1/5000的比例尺、0.5~-1.0m等高距地图,勘测工序落实以后编制渠道初线,依据测量实况编制带状式地形图,在图纸上标注渠道中心所占方位,使渠道比降明确化,在带状式地形图的协助下对渠道建设现场进行重复测量。通常情况下再次测量范围以中心线为起始点,逐渐向两端蔓100~200m。基于山区地形波动较大这一实况,所以通常依照渠道中心线地面高程去达到精确计算渠道水位数值的目标。
  2.3 实地打桩
  在渠道中心线明确化以后,借用实地打桩的形式把线路走势呈现于地面上,为了确保打桩作业质量,编号环节是不容忽视的。渠道建设人员应该格外注意的是,应该参照山区地形地貌实况对木桩间距以及方位进行科学的规划。
  3 结语
  为了缓解山区农业干旱现象,灌溉技术的应用是极为有效的对策。其实山区灌溉技术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例如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与微灌技术等。应该对其进行科学选择,使其为山区农业发展注入能量。
  [參考文献]
  [1]        陈仕高.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武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4).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张琦,胡田田.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绿色减贫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5(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23:35 , Processed in 0.538147 second(s), 26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