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山绿水显效益富民增收添亮点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10: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找准重点,创新思维,强力提升丘陵山区开发运作水平。丘陵山区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统筹做好丘陵山区开发的领导工作,区政府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在具体操作中,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原则,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做到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一是积极引领赣榆农业新型特色产业布局。坚持因水制宜,确立“集中连片、水源先行”的思路,并根据水源分布特点,合理规划不同用水特性的林果品种产业布局,为全区新型农业发展打牢基础保障。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丘陵山区开发运作水平,邀请大学专家实地勘察,现场设计,按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结合丘陵山区的作物种类、经营模式、灌溉特点,投资1200 万元,完成8000 亩滴灌设施,切实解决丘陵山区水源问题,为发展高产高效高科技示范农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发挥政府统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作用。每年设立3000万元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丘陵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提档升级。三是整合部门涉农资金搞基础设施。积极整合区农委、财政、发改委、水利、农开、国土、交通、农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项目资金,形成“集中资金办大事,通力协作搞建设”的投入机制。特色水果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就投入资金达1.5亿元,建成微喷滴灌面积0.8万亩,完成沥青道路18.5公里,水泥道路10.9公里,桥梁21 座,涵洞374 座,加固塘坝30 座,新建泵站30 座,完成土方125万方。大力提高农业设施,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建成特色水果园区种苗研发中心,包括2500㎡组培中心和1600㎡智能灌溉控制中心,以及水肥自动控制日光温室136栋、种苗圃360亩,并建有监测站和采样点多个,有效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服务水平。
二、聚焦需求,狠抓要素,全力提升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保肥保水能力差,基本生产条件比较薄弱的实际,因地制宜、精心规划,2016年修编赣榆特色水果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在一期规划区域厉庄镇、黑林镇2个镇5万亩的基础上,实施赣榆特色水果产业园区“南延东扩工程”,将我区的石桥镇、金山镇、塔山镇、班庄镇四个丘陵山区镇总面积20 万亩全部纳入整体规划。一是狠抓丘陵山区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建设果园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与水资源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片区,新增13.46 万亩规模连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68个,有效缓解丘陵山区水源不足和有水灌不上的问题。二是狠抓丘陵山区道路建设工程。围绕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优化主干路、配套生产路、畅通循环路,投资3000万元资金,完成金山、石桥、班庄镇21.94公里园区主干道路改造;完成黑林镇黑林村、石沟村、大赤涧村等三个经济薄弱村田间生产路硬化8763米,方便了山区群众出行和田间作业,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三、主动作为,务求高效,奋力拓宽丘陵山区开发富民之路。针对丘陵山区的特点,大力培育适合本地的特色水果产业,目前已发展蓝莓、猕猴桃、大樱桃、美国红桃、黄桃、苹果等经济林果11.2 万亩,成为当地居民生态观光、采摘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为拉长高效农业产业链条,降低水果种植风险,投资1.2亿元的种苗培育中心建成运营,投资9000万元的沃田蓝莓冷链物流加工中心项目建成运营。在产业发展同时,注重植物多样性,进行网格化造林,种植黑松等防风林带10 余万株,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大幅度提高园区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与完善。有了生态基础,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就有了资本,目前园区已成功创建两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星级企业,1 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农家乐集聚示范村,5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集种苗培育-果树种植-果品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的农业产业发展链条雏形已显,形成了促进丘陵山区农业开发综合效益提高的有效合力。
四、立足双赢,就能放手,着力打造致富集体农户企业增收新模式。在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维护农民利益,落实土地流转相关政策,采取土地入股、出让、分红等多种形式,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保证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确定了“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典型带动、逐步推开、快速发展”的推广模式,企业和大户初期按需建设、形成示范,逐渐影响周边村组农户跟进、规模成片。在资金投入上,形成了项目资金搭台,支农资金引导,“三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项目运行上,采用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有效地化解了主体不明、投资不足、管理不到位、效益难发挥等难题;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维护农民利益,落实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区充分与进园相关企业、合作社、农民沟通,采取土地入股、出让、分红等多种形式,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保证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如江苏依顿拥有红心猕猴桃最新品种“依顿1号”的品种推广权,通过“1+N”模式,目前由公司牵头投资6000万元,带动当地社会资金累计合作种植近万亩“依顿一号”红心猕猴桃种植,并以每年50%的增长速度扩大规模。目前园区不仅每亩土地给农民带来800元左右的土地租金,农民在参与基地管理、劳动用工等又能每亩获得1000元左右的劳务收入,仅此两项每亩土地就能为农民带来近2000元的收入,年均带动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就业致富,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另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发展农业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促使农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托“三好优品”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主推特色水果园区果品,打造特色水果品牌,不断探索富民增收新途径,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
五、深化改革,因地制宜,探索“三权分置”激活农民财产性收入。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权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全区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64.33万亩,其中:种养大户经营46.48万亩,农业龙头企业经营9.37万亩,城镇居民及其他组织经营8.48 万亩,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民收入源泉。例如:黑林镇自2011年起通过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高效特色水果产业,争取并投入2.7 亿元,建成省级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形成以猕猴桃、蓝莓、苹果为主的特色园区2.5万亩。截至目前,黑林镇共有特色水果园区13 个,其中超过1000 亩以上的有8 个,500亩—1000亩的有5个。2.5 万余亩的水果园区种植蓝莓6000余亩,红心猕猴桃8000 余亩,苹果4000余亩,黄桃2500余亩,红桃1500余亩,大樱桃1000 余亩,其他杂果2000余亩。园区管理每年每亩人工支出约2000元,共计5000 万元;土地租金每年每亩800 元(每三年土地租金上浮50 元),共计2000 万元;再以6000 亩蓝莓为例,每年亩产蓝莓鲜果约3000斤,每斤需要支付1元采摘费,共计1800 万元;综上所述,当地农户可从园区取得各项收入共计8800 万元;该镇现有人口4.6 万元,仅此一项,实现年人均增收约1800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镇农经中心、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农经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4:29 , Processed in 0.633813 second(s), 24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