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9: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耿车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的污染与危害
  1.1 严重污染当地环境
  耿车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产业户数多、规模小,大部分废塑料加工点无任何配套污染防治设施。有的有治理设施,但环保治理能力微乎其微。废气、废水直接外排,分拣过程中残留的废弃物就地焚烧或抛入河道,水气土污染十分严重。据了解,下午5点以后,在加工户比较集中的地方,人员几乎无法直接进入。PM2.5检测处于爆表状态,通常情况都在150以上;耿车境内几乎能见到的沟渠河道漂浮着一层浮白色的泡沫,水流之处寸草不生,散发恶臭气味,地表水经检测都属于劣Ⅴ类水体;土壤及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个别监测点位砷含量较高。
  1.2 严重影响百姓生活及人身健康
  耿车废旧塑料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分拣,甚至还有被淘汰的洋垃圾和医疗危废,直接或间接地汇集到耿车及周边地区。由于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病菌细菌随同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加工现场,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同时,长期被严重污染的水环境、气环境与土壤环境,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经向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了解,耿车地区综合发病率在全市高居不下,几乎能见的病在耿车都有,耿车历年征兵几乎没输送过兵员,体检反映出在耿车生活的很多青年因“肝大”不合格。
  1.3 严重消耗自然资源
  宿迁耿车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多集中在清洗、破碎、造粒等产业链前道,处于产业链最低端。过低的产业层次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一方面是水资源的浪费,清洗加工1吨废旧塑料约耗水3吨,耿车一年耗水就达450万吨,相当于市区居民3个月的用水量;另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全耿车镇因堆放垃圾废料而被占用的农用地达2000亩,资源消耗严重,利润微薄。
  1.4 严重影响宿迁区域发展和生态形象
  生态是宿遷的立市之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宿迁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宿迁市“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而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形成的大量废气、废水和残留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水陆空”立体式污染,与宿迁的现实发展、生态建设背道而驰。同时,废旧物资回收形成严重排它性效应,只要有废旧物资的回收,周围片区就没有办法发展其它产业,首先食品行业不能落地,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项目不能落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也不容易落地。其次,市区居民经常反映味道大,引发大量群访信访。据了解,2015年仅宿城区和经开区接到的环境污染信访举报就有918件,其中因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而引起的信访数量占比超过50%。
  2、 耿车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污染原因分析
  2.1 行业自身特性
  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涉及到回收、运输、分解、清洗、破碎、造粒等工序,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水、废气污染。同时,所回收的塑料废品,大多来自于农药、化妆品、医药品等行业,甚至还有被淘汰的洋垃圾,加工前必须清洗,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水;而破碎与造粒等阶段,废气、污水和噪声污染便随之而来。
  2.2 加工户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耿车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面广量大,且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多数加工户无环保意识,缺乏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污染危害的了解。注重盈利和利润,未购置先进的加工设备,未配套建立污染处置设施,随意排污、乱推乱抛现象严重。
2.3 政府管理不到位
  耿车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产业存在已久,且污染人人皆知。自2012年开始,政府就先后多次开展专项整治,不惜花费巨资建设耿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标准厂房和水、气治理设施,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标本兼治解决耿废旧塑料加工造成的污染问题。但由于缺乏管理和长效机制,导致出现反弹现象。
  3、 耿车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污染的整治措施与成效
  2016年1月,宿迁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全面启动以宿城区耿车镇、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棵树乡等区域为重点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彻底禁、禁彻底”的要求,突出做好“促治堵疏”四个环节,利用3个月的时间,全面清理了废旧物资非法回收、分拣、清洗、破碎、造粒等加工企业(加工户),将存在30多年的重污染产业彻底清除到位。
  3.1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高速运转
  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一办六组”(办公室、法律政策组、交通执法组、现场处置组、宣传引导组、信访稳定组和后援支持组);实行三级保证金制度,村居向乡镇、乡镇向县区、县区和市直部门向市政府分别缴纳一定金额保证金;推行“市直部门包保县区、县区包保乡镇、乡镇包保村居、村居包保到户”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实行“全过程、全天候”督导巡查和日报、周报制度;落实“定区域、定岗位、定专人、定职责、定时间、定要求”的“六定”要求,确保废旧物资加工回收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2 全员积极参与,宣传发动深入人心
  按照“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网络有言、户外有势”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废旧物资加工后害无穷、综合整治工作利在千秋”的理念入脑、入心。同时,刊发《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简报》,及时总结推广综合整治工作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直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一办六组”主要负责人及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等。此外,建立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微信群,进一步畅通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渠道。整治期间,累计发放政府公告10000余份,悬挂横幅1000余条,粘贴标语25000余条,编发简报8期,刊播各类非法回收加工废旧物资综合整治相关新闻稿件300余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等新闻推送总浏览量近300万人次。
  3.3 严防死守落实,保障整治快速推进
  加密源头控制。布设市区镇村四级封堵卡点,共计设立70个管控点;实行24小时定点值守和流动巡查,累计堵截车辆3520余辆,劝返2980余辆,处罚300余起,确保从源头上切断废旧物资输入途径。
  加强库存清理。采取自清自运、干部包保、政府代清、依法查处等综合措施,对加工经营户积存的废旧垃圾彻底予以清理。2017年春节前,全市6978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全部取缔、清理到位,清理废旧物资60余万吨,清运、填埋垃圾14.4余万吨。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拆除设备、断电封井等措施,强力开展集中执法检查。累计立案查处非法生产企业200余户,下达各类整改文书240余份;协调处置危险废物10余吨,移送公安机关30余批次、20余人;拆除设施、设备4307户,拆除违法建筑137.44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3128亩;断电2980余户、封井600余口。同时,为防止死灰复燃,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相互监督,切实做到“发现一处,根治一处”。
  3.4 全力帮扶引导,共谋转型升级出路
  作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出台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加工户到园区创业,对新引进、联合兴办或实施技改的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给予设备投入、厂房租金、贷款贴息等多方面扶持,形成耿车德胜街转型街、蔡集杨集转型街,耿车大众转型村、大同转型村、三棵树前周转型村、古楚社区赵庄转型村,耿车德胜街转型街;财政部门联合金融部门推出“小微创业贷”、“两无贷款”、“苏科贷”等,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优先提供资金贷款支持。经信部门结合实地调研,出台《关于引导我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鼓励废旧塑料颗粒加工户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积极领办、创办“2+1”产业、电子商务、高效农业、商贸流通等,实现产业转型。转移就业人口2万余人,转型升级加工户达3400余户;人社部门牵头梳理企业用工需求,举办专场招工会1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达成用工意向近3500人。同时,通过以工代赈、集中培训等方式实现转型。
  3.5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美丽村庄
  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为契机,结合村镇建设、最美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抓好道路、沟渠和农田周边等环境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整治的内涵与底蕴。城管部门对重点创建村庄实施美化、绿化、硬化和亮化,确定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8个;水利部门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对九支沟、小白河、西沙河、东沙河、民便河等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林业部门抓住春季绿化有利时机,赴现场督查指导,有效地提高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确保达到村庄环境“彻底净、净彻底”。 对52个村居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复垦土地2760余亩,整治河塘沟渠800余个,栽植苗木100万株,建设村民休闲广场近10个,铺设和整修水泥路约70公里,新建垃圾压缩转运站3个,配备拉臂式垃圾箱30个,垃圾桶4600余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综合整治期间,宿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多次赴省对口部门汇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申请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中国环境报、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报刊多次专题报道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工作,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参考文献】:
  [1]陶涛,于新匣.浅谈塑料制品回收初加工污染治理——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2]李丛志.发达国家废塑料再生利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04).
  [3]高松.耿车片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污染与整治[J].当代化工研究.2016年12期.
  作者简介:邵丹(1990.02-),女,汉族,籍贯江苏淮安,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废旧物资整治、“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等相关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5 04:53 , Processed in 0.815269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