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教学应做到一课一得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07:4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要明确“一课一得”的“一”是什么。“一课一得”,老师首先要确定好这“一得”的“一”是什么,即这堂课的目标是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一”的确定,老师必须是心中有数,大胆取舍。比如说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三篇课文《沁园春·长沙》《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教学有很多重点,包括思想内容和观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确定这个单元的总体学习目标是什么,而不能把所有的诗歌教学要点都在一单元中传授给学生,那样只能是事倍功半。我们明确了诗歌单元教学的目标,就把总目标分解到各个篇目中,《沁园春·长沙》主要学习写景,《雨巷》主要学习意象和意境,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学习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
其次要明确“一课一得”的“得”是什么。面对一篇课文,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课时观,要从众多知识点当中整合提炼出这个“得”, 文本“说什么”指向的是思想情感,文本“怎么说”才是形成语文味的关键。教师研读文本时,要回归到文本“怎么说”的主题上,从文本“怎么说”入手,而这正是学生所要“得”的内容,然后围绕这个“得”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去辨别、去鉴赏、去融会贯通,最终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连点成线,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螺旋上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教师要传授的“一“,学生要得到的“得”,就是诗歌中如何写景,也就是写景的角度有哪些,这时,教师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明白写景角度有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多种感官相结合;色彩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再者要明确“一课一得”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技巧。讲授法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应该教给学生支持每个结构(“一课一得”中的“一”)的关键概念,而不是为他们罗列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正如布鲁纳所说的,了解房屋“不是了解钉子、瓦片、墙板和窗子的集合体”。“一课一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个单元的“一得”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要求在每一篇课文讲授中要选择一个与前一个知识点有关联的“引导材料”,相当于诱饵,既能巩固复习,又能引起兴趣。比如说,在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雨巷》是,引用第一课的知识作为引子,“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写景的角度,明确了景物可以因角度不同而在诗人的笔下多姿多彩,那么,我们想过没有,每一个景物又有其独特的特征,如果让我们把那些独特的特征展现出来,我们该怎么写呢?不知道不要紧,这一节我们来学习意象和意境,我们会慢慢明白,每一个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展现出很多独特的意义。”通过引子,这样就可以迅速把学生的思路引到学习的重点上来了。当然,教师的讲授必不可少,且是重中之重。例如教师在讲授写景的角度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明白此类知识的考查方式及答题模式,熟悉答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写景角度;第二步:指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第三步: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第四步: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这样,学生如果再遇到类似内容的试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许多技能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无论是考试训练,还是生活交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的“例子”功能是文本精妙的语言形式、语言秘密、语言规律。教师如何凭借这一“例子”,让学生每节课都能获得语言方面的知识或者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呢?高中语文课堂,采用一课一得的教学法,老师深入了解文本,找准语言训练点,明确每篇课文的“一”是什么,帮助学生高效率地收获“得”是什么,进而提高训练能力。

林勇,湖北枣阳市第二中学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0:28 , Processed in 0.658174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