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9:5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语文课教学应重视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
  通过近年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旧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步被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所取代,从教学理念上看,语文教学有了较大改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兴趣、能力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教与学,新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但是近年来从一些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上看,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总有一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如说话含糊不清,缺乏条理性,有的学生甚至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让人听起来很费劲,在学校集体活动中学生说话也有上述情形。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从某种程度上还是折射出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从教师教学上看,教学内容繁重,教学目的及教学环节过多,教师压力大,在培养学生使用语言中就出现重“书面语言”而轻“口头语言”的倾向。从学生学习口语方面来看,平时学生作业量大,学生课内外交际活动较少,没有更多机会来锻炼说话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惧怕在课堂或其它公众场合发言,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的提高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其中学生口头语言的培养是学生学语言、用语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听说的信息量巨增,竞争意识加强,办事追求效率,招工面谈、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即兴演讲等,口语交际代替了书面语言。所以,学生口头语言交际的高低,不仅制约着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制约着学生将来的发展。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大潮开始把口头交际推入了语文教学视野,新课标中(7-9年级)明确要求:学生说话要“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在情感态度方面“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其目标最终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重視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于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于听觉的有声语言,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能有效锻炼学生口才和丰富的口语表现力,培养学生语感。从朗读的一般心理过程看:目-脑-口-耳-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字、词、句、篇都有较丰富的积累。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引导学生做到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流畅、能正确把握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能够连贯地读,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不断增强,其口语更加规范。通过这样的锻炼,启发学生对课文产生顿悟,加深理解,学生的语感也逐步得到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三、利用校内外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学校每个学期都应根据本校特点安排一些学生的集体活动,为学生锻炼口语搭建平台。如有主题的学生“演讲会”、“读书讨论会”、“主题班会”、或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借助这些场景气氛,锻炼学生口语,效果一般都好。如“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在运用语言的同时还辅以适当动作表情,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演讲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有内容、有感受,见景生情,边想边讲,可说的东西就多了,活动气氛就活跃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就建立起来。除了学生参与上述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向社会学习语言,使学生离开教室在其它场合也能自如地进行语言表达,能适应不同语境,并能做到表达得体,这是我们最终培养口语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文明进步,人的口语表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现代社会对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口才是一个人才华的体现。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口语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单元着手,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希望,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在此方面肯定有长足的发展。
  总之,通过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听、说、读、写、思的语言活动时间和情境,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其综合运用语言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五和镇九年制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6:48 , Processed in 0.714030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