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高教学成绩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1616

帖子

55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12: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以生动的实例或模具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理解概念和规律始于感性认识。物理概念、规律的引入应创设合适的物理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加以分析与概括,形成物理概念;最后,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
  例如“质点”概念的学习,“质点”是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方便,简化问题而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所以教学时注意多列举日常生活的例子以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概念。如可以列举研究火车通过大桥或隧道所用时间及火车从北京到广州所用时间等的不同行驶情况,通过例子让学生逐步认识“质点”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去理解应用它。
  二、以问题的形式启迪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做深一步的思维
  在教学中,对于物理概念,要求学生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弄懂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和“干什么?”第一问题是指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它包括: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引入物理概念的物理事实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明确概念的意义,它包括: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物理量的定义式是什么?决定它大小的条件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否为矢量?第三个问题是指弄清概念的应用。
  例如,对于“参照系”的概念,要弄清:(1)引入参考系的物理事实,即一个物体处于某一状态,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也可以说是运动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引入参考系的概念。(2)参考系的定义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参考系具有随意性、方便性。(3)参考系的引入是用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所以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参考系,明确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是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向,它是教好、学好物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搞清概念的物理意义上多下工夫。
  三、对概念定义、定律中的关键字、词要“咬文嚼字”,准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概念、定律同语文、数学的联系,物理与语文有联系,要善于用语文知识来说明物理概念。
  例如,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还有,大家都清楚物理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应当理解数学是物理的工具,但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把物理概念数学化,不能把概念的物理意义淹没在数学公式中。例如,电容的定义的物理意义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与两极板所带电量(Q)成正比,比值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不能根据这个公式认为电场强度C与带电量Q成正比,与电势差U成反比,因为C是由电容器的构造和材料决定的。
  因此,对概念的定义要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重要的“字”“词”要认真推敲,使学生对概念有准确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学生明确了所学概念、规律后,只能说是学习过程的前半段,还要通过实验、解题、讨论等方法,应用所学的有关概念、规律解释自然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解答有关的物理问题和习题,将所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对于物理教师要让学生学好物理必然要教好物理,而教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而达到培养物理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所以,抓好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同时物理教师还一定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大纲,更好地抓住物理概念的重点以及讲物理概念的方法和方式;注意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只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的一点浅薄看法。
  参考文献:
  [1]罗春花.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认知心理规律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2]喻文科.对于楞次定律课堂教学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6).
  编辑 谢尾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写论文客服1代写论文客服1

代写论文客服2代写论文客服2

发表论文客服3发表论文客服3

发表论文客服4发表论文客服4

咨询热线
0591-87230077      13675012021        杨老师,刘老师
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奥鹏论文网  

GMT+8, 2025-5-26 00:17 , Processed in 0.691233 second(s), 25 queries .

中华论文库为您提供代写论文服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